3)第三百四十八章 商业天才沈万三!_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被当地的部落同化了,如今他们被大明管辖,由于文化中有很多不通的地方,再加上语言的隔阂,让他们融入大明的速度变得很缓慢,如果能把他们编入到建设兵团,让他们和汉人一起劳作,获得报酬,想必他们能更快的融入到大明。”

  朱元璋听到李文忠的话,不由得蹙紧了眉头:“怎么回事?咱这些年没少往北方拨银子,而且政策也给了不少补充,他们怎么还和咱大明有隔阂?莫非他们还在怀念以前的大元?”

  听到朱元璋的话,李文忠不由得笑了起来:“义父,大元有什么好的?这些百姓愿意融入到大明,只是速度很慢,义父,这北方的生意可没有海外贸易挣钱,也没有丝绸之路挣钱,您投到北方的钱,更多的是用在了丝绸之路上,如今我在的察尔汗国都比草原和辽东更加繁荣。”

  “……”

  李文忠这么一解释,朱元璋立刻没话说了,脑海中浮现出朱瀚给他说过的话:商贸只是助推大明发展的一个动力,想让大明整体前进,还得靠朝堂的带领,国库的投资。

  海外和大明西境是两片热土,是最能赚到钱的地方,所有的钱自然会向这两个地方聚拢,至于其他稍微慢热一点的地方,就会被很多人视而不见。

  拉动内需和对内投资。

  朱元璋想到朱瀚对自己的提醒,再想想李文忠和自己说的实际情况,不由得点点头:“嗯,保儿你说的不错,这建设兵团,就得按插在辽东和草原……咱这就给七五写信,让他组织实施这件事。”

  ……

  朱元璋和李文忠在聊辽东和草原发展的时候,在应天,有三个人同样在聊这件事。

  朱瀚,朱标,还有一直窝在苏州,现在被朱瀚邀请到应天的沈万三。

  朱瀚听朱元璋说过,沈万三虽然也投资了海外生意,但他却把更多的注意力都放在本土的农村,他为此洒下了很多金钱,在各个行省大搞养殖。

  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但凡和家禽沾点关系的,沈万三都在做。

  朱瀚可以从沈万三的投入中,看到沈万三的盈利点。

  这家伙做生意,真特娘的稳。

  和杭城的周家不同,沈万三发家的时间更早,他早就积累了大量财富,所以他不需要再冒险做什么投资,只要在衣食住行四个方面下手,沈万三的财富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高。

  朱瀚得知沈万三的布局后,不由得感叹他真是一个天生的商人,他的精明在于对未来局势的把握,而不是计较一时一地的得失,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朱瀚才把沈万三喊过来。

  因为朱瀚和杭城周家关系不错的缘故,沈万三和朱瀚之间的往来并不算很多,他更多的是和朱元璋在一起,比如他投资各个行省的养殖业,一方面是对这个行当的看好,另外也是投其所好,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