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九十六章 朝会前夕_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呀。

  “王大人,你身为朝廷的官员,不知道做好自己分内的事,竟然随意指责当朝王爷,你这是想要造反吗?”一个年轻的官员听不过怒声呵斥道。

  那王大人斜着眼角,一副正气凛然的模样,不屑的冷哼道:“老夫身为朝廷的官员,看不惯某些人的做法,难道不能够说么?”

  “你们做事的本事不知道怎么样,阻塞言路的本事倒是厉害的很啊。年轻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这位王大人那副长辈教训晚辈的口吻,让年轻官员极其反感,对客厉声反驳道:“本官可没有阻塞言路的意思。”

  “但是英王殿下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敢问这位大人,你说大同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您是亲眼去大同见过,还是见过大同来的百姓呢?”

  这位王大人自然不可能去过大同,更不可能见过大同来的灾民。

  一时之间,竟然被问的有些哑口无言。

  顿时恼羞成怒的道:“本官没去过又如何?就算本官没去过,也知道大同百姓现在生活的怎么样。”

  “六两银子的粮价,普通百姓辛辛苦苦劳作一年,也就买个两三石的粮食。”

  “这点粮食,一个人果腹尚且不够,更何况一家人?”

  “没有粮食,百姓靠什么生活?”

  “英王殿下将粮食定在如此之高的价格,这根本就是虐民之举。”

  “如果如此高的粮价,百姓们还能安安稳稳的活着,本官现在立刻就上书致仕回家。”

  这话说的,也算是掷地有声,周围不少的官员竟然小声的喝起彩来。

  “说的好!”

  “王大人,真是我辈楷模啊。”

  “英王殿下这事实在是太过胡闹了,只是有地下护着,谁也拿他没有办法。”

  “英王殿下胡闹不要紧,只是苦了大同的百姓们。”

  年轻官员气得满脸通红:“王大人,你不懂就不要瞎说,英王殿下此举实行的乃是管子的衡山之谋。”

  “目的就是以利诱之,让那些商人自己主动往灾区运粮。”

  “而且根据朝廷现在的统计,目前运到大同的粮食已经高达五十万石,这些粮食如果由朝廷来运送,这么短的时间根本就运送不到。”

  “在那种旱灾之下,银子难道还会比人命更加重要吗?”

  王大人轻轻摸着自己的胡须,一副过来人的模样,轻笑道:“这点本官从来没有反驳过,但是这位大人粮食再多,百姓吃不起又有什么用?”

  “六两的粮食,经过这么长时间,那些百姓手里的银子,估计已经被那些奸商掏空了吧。”

  “呵呵,要不是咱们英王殿下聪明绝顶,那些凉山恐怕还没有机会如此明目张胆的,把粮食卖这么高的价格吧?”

  “趁着旱灾提高粮价,这跟明抢有什么区别?”

  “本官才疏学浅,恐怕还想不出如此伤民害民的政策来。”

  这王大人年纪虽然不小了,可身子骨竟然还挺硬朗的,一口气儿说了这么多话,面不红,气不喘。

  那年轻的官员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作为学习新学的官员,他们可不会把这些传统的尊卑上下看的太重。

  在他们心里,除了当今的皇帝陛下,最伟大的人就是英王殿下。

  敢如此嘲讽英王殿下,那必须不客气的怼回去。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