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四十九章 评书的妙用_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好的多的嘛。”

  “以你的眼光啊。”高飞长吁短叹,摇头晃脑的道:“做什么生意恐怕都赚不了什么银子呀。”

  朱元璋心中嘿嘿冷笑。

  咱这辈子做的最大的生意就是造反,而且还把这天下都变成了咱的姓。

  当然这些话也就是在心里想想,绝对不会当着高飞的面儿说出来。

  而是装出一副虚心求教的模样:“咱做生意的确没什么天赋,还请大人指点迷津。”

  高飞左右看了看,见周围没有什么人注意到他们,色彩压低声音道:“老常,你也算是咱们大同府的人了,所以有些事儿我也不瞒着你。”

  “英王殿下之所以在百忙之中还抽空写这个评书,最重要的其实就是维持百姓的稳定。”

  “你做生意虽然没什么本事,不过走南闯北大半辈子,现实应该还是有的吧。”

  “这人呐,如果数量一旦多了,千奇百怪,什么样的想法都有。”

  “如果这个时候再被有些人这么一煽动,引起明辨都是有可能的事儿。”

  老朱对于高飞时高时低的眼光,已经开始习以为常了。

  他算是看明白了,但凡高飞说出什么特别有见地的理论的时候。

  基本都不是他自己的想法,而是自家老弟跟他们说的。

  所以就那么笑呵呵的看着高飞,等着他继续往下说。

  高飞对于老朱的态度很是满意,他似乎一直在等待这么一个可以尽情诉说自己想法的机会。

  “换做以前呐,朝廷对于这种情况基本是束手无策的。”

  “唯一能做的事儿也就是加派人手,看管这些干活儿的百姓。”

  “可是这种事儿基本就是弊大于利,看管的人越多,管理也就越混乱,也就有越来越多的官员借着自己职务的便利欺负这些百姓。”

  “而越是严格的管理,就越是方便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做事。”

  “远了咱就不说,前朝蒙元不,不就是因为那些官员贪污和工门的饷银,结果导致何工暴乱,最后天下一军四起,这才有了咱们大明朝嘛。”

  老朱是想等高飞自己说出答案,可这家伙絮絮叨叨的一时半会儿说不到正题。

  也渐渐有点儿不耐烦了,主动打断高飞的话道:“可是大人这跟这个所谓的评书有什么关系?”

  高飞得意洋洋的昂起了下巴:“这你就不懂了吧?”

  “黄河和宫之所以发生暴乱,虽然跟某员那些官员太过严苛有关系。”

  “和最大的原因之一,还是因为这些百姓平时也没有什么事儿。”

  “这人呐只要一闲下来就容易胡思乱想,这一胡思乱想不就什么事儿都来了吗?”

  “现在王爷弄出了这个评书,那些人闲的没事儿听听评书,有的事情做自然就不会想那么多有的没的。”

  朱元璋环顾四周:“可是大人,这些听评书的都是城里的百姓,原本的生活就还算是不错。”

  “他们就算听了这些评书,不会胡思乱想,可好像也没有什么差别吧。”

  “啧啧啧!”高飞伸出一根手指在老朱的面前晃了晃。

  “所以说,你们这些的眼光都不够长远。”

  “这些评书啊,其实最先都是在外面的难民营里开始说的。”

  “咱们现在才听了十几回,据说外面难民营那边都已经说到六七十回了。”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