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1章 大功于朝_大明从慎重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些……”刘健觉得这些银子,花得有些不值。

  两百万两银子,每天赈济两顿稀饭,够荆襄的流民吃到死。

  严成锦倒好,还让流民去西北修长城,这不是多此一举?

  谢迁和韩文等人纷纷点头。

  “刘公说得不错,敢问户部,西北明初交上来的赋税,与如今交上来的赋税相差多少?”严成锦问。

  韩文有些吞吞吐吐,弘治皇帝眉目冷峻,大声道:“韩卿家说就是,何须遮掩。”

  “这个……臣要去核实一下。”

  说着,韩文大步退出大殿,片刻之后,又匆匆忙忙的赶回来。

  “西北三边的赋税总和,若都折算成银子,相比明初时,每年大概少了十万两左右。”

  这十万两,是米粮加税银的总和。

  明初时,鞑靼人被朱元璋收拾得老老实实,不敢进犯。

  西北相对安定,百姓不用逃亡,交的赋税自然就多。

  如今,鞑靼人把西北当成自动取款机,没事就来抢一抢,人都跑光了。

  大明的税赋按人头收,没有人,就收不上来银子。

  “两百万两银子,看似很多,却很值,修好河套的长城后,可以抵御鞑靼入侵。

  流民耕种田地,赋税就能提升上来,朝廷再开放西北的茶马易市,西北的商旅很快就会繁荣。

  如此一来,既然能解决荆襄流民的问题,也可以解决西北之患。”

  严成锦不紧不慢道。

  进宫之前,他把这几个问题推演了好几遍。

  如今,还没有直接经济损失这个概念。

  鞑靼人入河套掳掠一次,除了抢走牛羊和粮食,还导致良田荒废。

  这都是直接经济损失。

  “诸公以为如何?”弘治皇帝心中有了定数,不咸不淡问一句。

  “臣以为,不可行。”韩文道。

  “陛下,臣倒以为可以修,此看眼下虽然无利,却可以福泽后代,今后太子……”

  李东阳说得隐晦,弘治皇帝却也能听明白,他不解决荆襄之患,今后太子就要解决。

  看厚照成日吊儿郎当的样……唉,修吧。

  “此乃利在千秋的大事,朕也觉得有道理。”

  弘治皇帝心中莫名一痛,屯了许久才有二百万两银子,又败光了。

  “谢陛下恩典,只是修建长城,需人督造,防着鞑靼人侵扰,不如就让保国公督造长城如何?”

  朱晖和张懋身子微微一颤,陛下和九卿说了半天荆襄和长城之事,都把他们忘了。

  “陛下,臣不想去,长城一修短则几年,长则十几年,臣要领兵打仗。”朱晖不乐意。

  弘治皇帝胸口微微起伏,怒目圆瞪:“你两度抗旨,还想领兵打仗?”

  朱晖低下头,不敢顶撞。

  李东阳微微看向严成锦,这小子救了保国公一命。

  荆襄流民之患是陛下的心疾,若能解决,就是将功补过。

  修个长城要几年时间,到时候,陛下早就把抗旨的事给忘了。

  “臣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