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 363章 朝堂踢球_大明从慎重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竟想通了?

  ……

  内阁,

  刘健年迈先走一步,此时,李东阳和谢迁正要下朝,却见打杂的翰苑文官递进一封疏奏。

  “大人,从朝鲜送回的急奏。”

  李东阳又坐回官帽椅上,翻开这本疏奏:“燕山君呈递的急奏,请大明派出一将,助其攻打建州。”

  谢迁站在书案旁,看了眼疏奏道:“成化犁庭之后,倒是少有向建州动兵,建州长年勾结鞑靼,犯大明辽东,借朝鲜之手除去,倒是不错。”

  成化犁庭,又称为建州月屠。

  建州匪虏侵扰大明辽东卫所的百姓,屡次招抚不受,才致使朝廷大量派兵建州,意图灭其族。

  那一次围剿,将建州赶至最北边的流域。

  但这些年的休养,已渐渐恢复生息,又开始侵扰辽东的百姓。

  李东阳看了眼窗外的时辰,道:“陛下想必已去坤宁宫,明日再报吧。”

  ……

  早朝,

  弘治皇帝看完疏奏后,目光落到内阁的区域,道:“三位卿家都看过疏奏了吧。”

  刘健忍不住先道:“朝鲜出兵建州,乃是好事,建州与鞑靼不同,对我大明摇摆不定,实乃辽东心腹大患。”

  就算开放堪合,准许他们在边境贸易,建州也敢公然掳掠大明妇孺,奴役耕种。

  实在是可憎。

  只是朝廷疲于对抗鞑靼人,才对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今有朝鲜代为除去,诸公自然求之不得。

  李东阳低着头,在思索些什么。

  正在这时,秦紘道:“朝鲜向来惧怕建州,借调大明将领也是情有可原。

  陛下不如,就顺势将建州铲除,还辽东安宁。”

  几个大臣纷纷附议。

  弘治皇帝颔首点头,他正是此意,“朝鲜羸弱,此战大捷,于辽东局势有利,兵部可有合适之人?”

  朝中的将领,只有两人堪当大用,一是严恪松,一是英国公。

  可两人都不能离开京城。

  秦紘道:“陛下,不如让左宗彝回京如何?”

  左宗彝在西北剿匪,有杨一清在足矣。

  严成锦微微抬头,还有一人能用,那便是王守仁。

  不过,王守仁在良乡的藏书馆讲心学,想来无意去朝鲜。

  李东阳嘴巴微微张开,道:“陛下,保国公正好在京城,不如,就派保国公去如何?”

  大殿中一片低语,没人敢多提这个名字。

  严成锦看向李东阳,出征朝鲜快则半年,慢则一年,反正比修长城快就是。

  倒是回京城的好办法,不愧是李东阳啊。

  挑朝中无将的时候,陛下也不好推拒。

  弘治皇帝微微皱着眉头,道:“西北长城由谁来督修?”

  “左宗彝和杨一清,西北匪患已平大半,可督修长城。”李东阳道。

  弘治皇帝突然想起严成锦,修建长城是这家伙提的,发兵朝鲜也是这家伙提的。

  “严卿家,朕想听听你的意见。”

  大臣们纷纷侧头,戴姗递给严成锦一个眼神:别给咱们都察院丢脸。

  买皮……

  严成锦黑着脸,站在死角里都能接到球。

  李东阳脸上露出不确定之色,就这小子的一句话了。

  “臣以为,保国公出征建州,最好不过。

  保国公世代忠良,父辈便是征战四方的武将。

  有他出征,胜算便会加上一成。”

  陛下实则已动了心思,让保国公出征。

  但朱晖违抗了圣旨,陛下也是要脸的人,轻易饶恕,皇室的威严何在。

  多几个大臣赞成,面子上便不会太难看。

  严成锦早就看出来陛下的套路了。

  李东阳突然心头松了一口气。

  弘治皇帝嘴角一扯,装出不屑轻哼道:“既然能多一成胜算,就让朱晖出征吧。”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