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0章 吴中四才子祝枝山_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秦邵不以为然地说道。

  六指在先前根本就不是什么大问题。

  最多计较的话,简单手术去掉就行。

  “秦少爷,不要乱说,小心我们家老爷听到会不高兴!我跟你说,我们家老爷虽然说不计较,他还给自己取号为枝山,其实就是自嘲,他心里并不高兴,很……很不喜欢别人盯看议论!”

  观路叮嘱道。

  他还欲向下说什么,院子中传来祝老头的叫喊声,观路急忙跑了回去。

  枝山?枝山?怎么这么熟悉呢?

  祝枝山!祝枝山!

  祝枝山不就是吴中四才子之一吗?

  吴中四才子:唐寅(即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那可是颇负盛名的!

  自己不会那么运气,碰到这位大师吧?

  可是一切确实那么巧合:

  这祝老头来自苏洲,参加五次乡试才考中举人,终其一生未曾考上进士。

  如今这祝老头也五旬了!

  并且最最重要的一点,祝老头有六根手指头,自己取名为枝山。

  祝枝山的名字就来自于此!

  人不可相貌,海水不可斗量!

  这小老头竟然是著名的吴中四才子之一!

  能跟他学习,自己还真是赚大了。

  回到家中,秦邵跟韩瑾蓉他们说了自己要跟祝老头读书的情况。

  “爷,真是太好了!我明天准备些束脩,你跟祝先生带过去。”

  韩瑾蓉知道对面的祝老爷子竟然是举人,比秦邵都激动。

  要知道这大明,没有考上秀才之前的启蒙私塾其实不多的。

  大多都是家族式的私塾,非常排外的。

  还有就是那些私塾先生最多也就是个秀才,能让举人老爷做先生,那真是少有的。

  很多人考上举人,都会找门路找个差事,有关系的基本都是可以当官的。

  像祝枝山这种一直坚持考试,不愿意当官的,真是少之又少。

  说到底还是家底殷实,可以任性。

  就秦邵所了解的历史信息,祝枝山经过第六次考试还是没考上进士,最后终于在友人的引荐下去两广之地一个县当了知县。

  根据观路所说,他现在是第五次,说明他还有一次才会彻底死心。

  祝枝山之所以游历到安陆州这里,估计也就是边游历边学习,然后北上去上京参加最后一次会试。

  秦邵想想,真是佩服这倔老头的精神。

  拜师当然要行拜师礼,还有教束脩的,这是礼节,也是对老师的尊重。

  秦邵不太懂,跟韩瑾蓉打听了一番,才明白具体是怎么操作。

  ……

  田地那边,秦邵听说安陆州不远的地方有一年种三季稻子的,就是早中晚三季。

  只是种植太频繁,土地没有歇息的时间,不够肥沃,产量低。

  秦邵决定还是先种两季,7月中种植晚稻。

  这会6月份,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先雇人将田地翻一遍。

  目前主要是打理旱地。

  旱地京山这边很多种植蔬菜、玉米或者红薯等作物。

  秦邵打听了土豆的情况,本地人没听说过,估计还没有从国外传过来。

  那就先种植玉米和红薯,15亩旱地,9亩红薯,6亩玉米。

  红薯产量高,这会儿灾年刚过去,老百姓手里没银子,需要得多,好销售。

  玉米虽然是杂粮,相比较也算是不错的主食。

  秦邵专门让王寅打听了当地农民种植这些作物的方式,发现还是很原始落后。

  红薯就是切成小块,直接埋进土地里。

  玉米是将种子埋进去没错,注意了间距,为了提高成活率,一个坑里放两个种子。

  但那些玉米苗长多了,不舍得剔苗,玉米棒子那叫一个小巧玲珑。

  秦邵用纸张将前世了解的红薯育苗方法、具体种植步骤写下来,交给韩瑾蓉他们。

  让他们雇个农田管事,他们教那些雇工怎么做。

  一切安排完毕后,秦邵才放心下来。

  第二天壹大早,早早起床洗漱,吃完饭,前往新老师祝枝山家中。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