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二十九章 无处下嘴的博洛(二)_重生李岩之再续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成栋还能怎么办?带着怨恨咬牙切齿的派出了自己的一支千人队,举着飞梯就冲了上去。飞梯同样是攻城的梯子的一种,比起笨重的云梯,算是轻便了许多,但是,相对的,就更加不靠谱了。想一想,即使是笨重的云梯,每次也不过几名士兵登城,面对的却是几十上百的敌军,还能够战而胜之,是多么的困难。也许,以往的清军面对守城的一贯懦弱的明军能够有这样的威慑力,但是这在广州显然不可能。

  看着攀附着飞梯迅速接近城头的清军,有些心慌的新加入的士兵就想要拿出火枪干掉他。老兵却饶有兴致的看着对面的清军,摆摆手,“小崽子莫急,看老哥哥给他来个一枪爆头。”

  等到清军的光头已经于城头齐平,即将要双臂使力一跃而上,那老兵却不慌不忙的拿出火枪,对准那光光的脑门就是一枪,红的、白的那恶心人的玩意立即从清军的头颅内蹦出,贱了新兵一脸,老兵却是很有经验的朝新兵身后一躲,身上竟然还是干干净净的,只让新兵暗骂不止。不过,新兵也不过是有些怨恨老兵不仗义,但看着那清军瞪大了双眼,似乎很是不甘心的从飞梯上跌落下去,且砸到了下面的一片人,新兵就知道,比起自己,那鞑子兵恐怕更憎恨老兵吧。

  就这样,李成栋的千余士兵就这样不声不响的交代在了广州城头。换的却是博洛轻飘飘的一句话,“明军果然早有防备啊,广州,确实难下了。”

  随后,博洛采用了尚可喜的建议,打算挖掘一个长长的地道进入广州城,或者说是挖到墙角然后用火药炸毁一段城墙,这自然是受了李岩的启发。

  然而,李岩早有了应对。说实话,李岩最怕的攻城方式,就是清军事先利用各种掩护,在城墙根挖出一个洞,塞上火药攻城。这可以说是对付重新改建过的广州城的唯一最可能的实现的方式。为此自然也是集思广益的多次与众人进行探讨。

  有人提议在城外挖掘出一道长长的壕沟,这样,清军只要挖掘地道,必然会经过壕沟,也就没了出路,自然就无法来到城墙周围。

  平心而论,这确实是对付挖地道的最佳方式。但是,别忘了,广州城可不是一个小城,据明黄佐《广东通志》载,当时广州城“周长三千七百九十六丈”,这可就是公里的城墙啊,要在外围挖上一圈,只会更长,可能么?

  倒是张家玉显然对军事有所研究,提出,“国公,我们也许可以利用瓮听来监视敌军的动向,”

  所谓瓮听就是在凿井的时候,把用薄皮革封好口的瓮放置在井里,就可以听到从地下远处传来的音响,称之为“瓮听”。这种装置主要目的就是用来防止敌人在攻城时挖掘地道。

  明代茅元仪《武备志》中记载:“瓮听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