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卷五 崛起之机 307章 言不由衷_抗战之红色军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防军总装备部,要在1939年之前,将各类军工产品的产量提到到原来的2倍。此外,武爱华加以注意的还有食品、纺织等行业。总之,闽粤两省“井喷”式地发展,一是为国内抗战提供必要的物资储备,二是直接瞄准即将爆发的欧战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

  所以,杨永泰说闽粤发展得不错,算是说了一句实话。

  “总司令,有客来访。”就在两人都端起茶杯时,林秀姑又进来报告。

  “哪儿的客?”武爱华问道。

  “他说,他是山西阎长官派来的。”林秀姑看了一眼杨永泰,说道。

  “呵呵,爱华老弟,既然你这么忙,改天再来拜访你啦。”杨永泰觉得,他已经得到了重要的消息,是时候离开了。

  阎锡山此前确实和武爱华联系过,他想找华南银行贷款。武爱华对此已经基本答应,阎锡山派代表前来,估计是来商定贷款日期以及其他事项的。

  后世有资料表明,民国期间的各省治理,山西的阎锡山还是排在前列的。阎锡山,自从在山西起事投奔民国后,就一直呆在山西,乡土观念很重,但他也比较重视山西的民生与经济建设。在武爱华未来的政治版图中,阎锡山应该有一个位置。

  杨永泰回去后,向老蒋提供了他的看法:1、武爱华入主中央的意图并不明显;2、武爱华热衷于经济民生;3、武爱华与山西方面联系紧密。

  “畅卿啊,你还是被武爱华给迷惑了。他不是不想入主中央,他是在借你的口表达他治理国家的方略。你以为我就不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吗?你看看我们的中央财政,你看看闽粤的财政,再看看各省的算盘,你就明白了。也许,中国真的需要武爱华这样的人出来了……”

  “委员长,你……”杨永泰这是第一次在手下面前表露出他要让闲下台的意思。

  “与日本签定协议后,我会与武爱华好好谈一谈的。”蒋介石有些落寞地说道。

  3月15日下午,中日双方就停战谈判的相关事项举行预备会议。会议在一阵争吵之后,达成了如下共同意见:

  第一,此次谈判为“中日停战谈判”。

  第二,谈判分为政治、军事两个组。其中国防军总司令武爱华为中方军事谈判代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为政治谈判代表;而日方则由广田弘毅担任政治谈判代表,石原莞尔为军事谈判代表。

  第三,谈判确立“先易后难”的原则,对分歧较大的内容,留待其他问题解决之后再加以讨论。

  第四,以政治、军事组谈判协商好的内容为根据,最后形成两国政府间的“停战协议”。

  第五,每次谈判,不管能否达成协议,双方都要约定好下一次谈判的时间和地点。

  第六,谈判期间,双方代表团的正式代表或成员,可以分别召开新闻发布会或回答记者提问,但中日代表团不联合接受记者采访。谈判结束,由两国政治谈判代表统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相关协议内容。

  预备会议之后,武爱华立即要求国府提供一名军事副代表人选。最后,蒋介石任命张学良为军事副代表参与谈判。

  “这蒋光头,这个时代还在耍心计。”看到国府提供的人选名单后,武爱华自嘲地说道。

  张学良,原东北军统帅,因“一枪不发”而丢失东北。因与蒋介石乃结拜兄弟,其在国内地位超然,只是实权早就被削弱到几近于无了。任何张学良为军事副代表,等于是给军事谈判增加了难度。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