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五章 山野村夫,闲云野鹤罢了!_我怎么成老艺术家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官窑博物馆参观完毕后,赵辰在待客厅休息。

  孙茂海和马德路已经确认完花口壶的成分,二人均认定,赵辰说的是对的。

  花口壶看起来是灰黑色,但是灰黑色的厚釉下面,还有粉青色的厚釉。

  这一发现,为研究南宋官窑瓷提供了新的方向,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老孙,这年轻人到底什么来头,这眼光也太厉害了吧!”

  马德路啧啧称奇,满脸不可思议。

  “他的手艺真的好,而且眼光独到,有一说一,咱们这一行出一个这样的苗子,真不容易。”

  孙茂海也感慨道。

  很多行业是需要天赋的,尤其是手艺人和传统的民俗行业。

  比如说李沁,在昆曲的发源地昆山市出生,13岁上台表演就被一群厉害的昆曲老师认定为天资卓越,把她定位了昆曲的接班人。

  虽说其后为了个人更好的发展她做出别的选择,但是顶尖的戏曲天赋这一点毋庸置疑。

  而现在,赵辰在瓷器艺术领域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

  这样的天赋根本藏不住,懂行的人一眼就知道他的厉害之处。

  现在赵辰开播后,直播间的人数大概是3000-6000人,斗音账号的粉丝数是9万。

  实际上,赵辰现在在瓷器圈的人气,比在网络上高很多。

  一个会炼制古法南宋官窑瓷的年轻人,手艺又是一绝。

  这件事已经火速在瓷器圈传开了。

  这次的国际瓷器展会,更是像催化剂一样,让赵辰的名气在瓷器领域快速的传播。

  南宋官窑瓷一时之间也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就在这个时候,孙茂海进入到待客厅。

  “赵师傅,一会儿我们去展会举办地方看看吧。”

  “在展会展出之前,各家的手艺人和瓷器师傅都能提前进入展会。”

  “一方面是文化交流,另一方面也是布置会场。”

  孙茂海对赵辰客气的说道。

  赵辰点点头,回道:“那麻烦了。”

  对赵辰来说,他很想去展会里面看一看。

  他很喜欢瓷器文化,展会能看到各种各样的瓷器发展到今天的样子,刚好能够满足他欣赏瓷器的想法。

  华夏的瓷器文化源远流长。

  华夏最早在4200年前,就发现了青瓷的存在。

  从东汉末年的青瓷,再到两晋南北朝出现的黑瓷,瓷器都在不断地发展。

  隋唐的白瓷也是举世瞩目,惊艳了世界。

  而后,宋朝的瓷器更是一个巅峰,五大名窑争奇斗艳,各领风骚。

  元朝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朝代,技术上有了新的突破,忽必烈设立了“浮梁瓷局”,为瓷器蓬勃发展奠定基础。

  然后,便进入了景得镇的时代。

  元代时期的景得镇,工艺上的新成就有青花和釉里红的烧制。这样的烧制方法,是赵辰都不曾接触过的。

  所以,赵辰也想学习这些新的烧制方法。

  赵辰和孙茂海几人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