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国家五五计划至十五计划_天下政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978年间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连续两年大幅度增长,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恢复或者超过了历史最好水平。但此时表现出明显的冒进倾向,对经济发展要求过急,规定的具体指标过高,使我国的经济建设出现新失误。十一届三中全会使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正式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新八字方针),并从这一年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在中国人的记忆中,喇叭裤和邓丽君的歌声,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流行。如果说邓丽君的“靡靡之音”是一场“听觉的革命”,那么形状颇有些怪异的喇叭裤就是一场“视觉的革命”。国门一点点打开,不同的观念、思想开始激荡。改革开放的历史车轮不可逆转。这一道道开放之初的生活冲击波,不仅表达了人们对美妙生活的向往,也标志着我国各个方面的巨大转折。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批准国务院提出的决定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建立经济特区。“特区经济”这个词,在此后十几年里,以一种突飞猛进的姿态,向我们展示出市场经济配置资源下的一种全新的增长和发展魅力。

  “五五”计划是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最后一个五年计划。“五五”之后,中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翻开了新的篇章。

  1981年到1985年,“六五”计划开始实施。上世纪80年代初、中期,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可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计划与市场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对资源配置分别起什么样的作用,对外开放是不是搞资本主义等事关社会主义基本性质的重大理论问题,社会上存在着极大争论。“六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就是,继续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进一步解决过去遗留下来的阻碍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正是在这个5年里,中国经济在调整、探索、发展中开始走向繁荣。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当时最为典型的改革事件。1982年“一号文件”最关键的一句话是:“目前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不管采取什么形式,只要群众不要求改变,就不要变动。”由此,包产到户被正式确认为社会主义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一种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取消了人民公社,又没有走土地私有化的道路,而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