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浊酒(四)_明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丝毫经营,无权无势,所以也无人在意他的“高升”,更无人为他说话。

  军中兵额五千,分前左右后四营。其中前营二千人,为主力,李延朗担任千总。经这一安排,赵当世兑现了承诺。李延朗是现今赵营不可多得的人才,他的沉厚在赵营同年龄段的将领中是数一数二的,让他继续掌管后勤固然无恙,但却会限制了他才能的进一步发挥。赵当世自诩看人很准,他认定,李延朗天生就属于沙场。只有在战场上,才有机会迸发出更炽热的火焰。

  接到任命,李延朗激动不已。他不像很多人那样会刻意隐藏自己的情绪,所以,就在众目睽睽下,他的眼角划出一道泪水。只是,他站在前排,而尚在他前,能看到他流泪的人,除了赵当世也不到五人。

  惠登相担任了前营的参谋。实际上一开始,他牢骚满腹。自打追随侯大贵在遂宁城交涉回宋司马的首级,侯大贵即以此为他请功,并推荐他为前营的千总。然而赵当世最终还是没有选择他,只说前营“兹事体大,需得总参二人共商计议”将他打发了了下去。

  左营、右营各一千人,继续由吴鸣凤与熊万剑担任千总。而原先为熊万剑副贰,担任右营参谋之职的白旺荣升后营千总。白旺的性格赵当世也很了解,一丝不苟,有时甚至有些不通情理。不止一人曾在赵当世面前说过白旺太轴。但赵当世从来不以为然,因为私底下,赵当世也与白旺接触过,认为他虽然无趣,却谦逊有礼,不是一个喜欢抬杠的人。故而以此看来,他之所以为人诟病完全是负责任的表现。而这种品行,在管理各种关系层次纷杂烦乱、以后勤为主的后营时,尤为有用。

  顺带一提,将老本军改名,是昌则玉的主意。他博览群书,入伙以来第一次参与到赵营的改造,所以对此事非常投入。他认为无论做人做事都应“表里如一”,是以,从他的理论出发,赵营既心存大志,那么至少从军号上,就应该先摒弃那些江湖气息浓厚的名称,诸如“老本”、“青衣”这种,是全然入不得他法眼的。

  他起这“无俦”二字,取自宋代袁甫《蒙斋集》中“背嵬军马战无俦,压尽当年几列侯”的诗句。宋代岳飞有强军“背嵬军”战无不胜,他择“无俦”与之相对,显出对赵营寄予的厚望。且“无俦军”三字念起来近音“无愁军”,与三国时东吴精锐“解烦兵”又有异曲同工之妙。

  效节军,脱胎于原先讨军,总兵徐珲、参军偃立成一如既往。全军三千人,分前后两营。前营二千人,千总覃进孝,除了从先讨军左营变成了效节军前营,其他各司各队人事、编制半分没变。这在全军的整编中是个异类,也是赵当世给予覃进孝的特权。他这支部队结构成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