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招安(三)_明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湖广江北之地尽在掌握也不为过。且此三者中,最称关键便是随枣走廊。

  随枣走廊之名浅显易懂。所谓“枣”即是作为西北端的枣阳县,“随”则为东南端的随州。此走廊的成因又全在桐柏山与大洪山。桐柏山横亘在河南与湖广之间,是为二省之界山;大洪山从一马平川的汉江平原突兀拔地而起,北麓自襄阳始直至南麓孝感境内,分割了本贯通一片的平原。这二山一北一南,具为西北至东南走向,夹在当中的坦途就是随枣走廊了。

  说它关键,在于其不仅可由陆路联系襄阳、武昌这两座湖广重镇,而且还能向北进入河南,起到了连通内外的作用——桐柏山虽说险峻绵长,可当中仍有武阳关、平靖关、九里关三个主要的山口可供往来,即俗称之“义阳三关”。

  可以说,有枣阳,就相当于控扼住了湖广北部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通衢。更妙的是,枣阳恰巧处于桐柏山西北的末端,往更细了说,坐落于枣阳东北角的鹿头店,堪称是随枣走廊的咽喉,向西、西北到襄阳、南阳畅通无阻,向东、东北亦可避开高山险阻直抵信阳、泌阳等中原腹地。

  能有如此四通八达的要隘作为驻地,赵当世又怎能不喜。

  “熊文灿之短视不知兵,是我之幸。”初次踏上枣阳土地,策马扬鞭在鹿头店的松林外的赵当世曾不禁喟叹。

  熊文灿以襄阳坚城为隔绝,将赵营与西营分开安置,并将二营同时置于河南、湖广相交的军事缓冲区本来确是一如意算盘。但他毕竟新来乍到,不仅对豫、楚的局势并无透彻见地,对其间的山川地貌也缺乏了解,赵营方得以借此“东风”,安安稳稳地进驻到了最具战略意义的地段。

  但并非所有人都与熊文灿一般浑噩。左良玉就是个明白人。

  三月二十四日,赵营得湖广布政使司颁朝廷谕旨,奉命由郧阳府的竹山、竹溪一带转移,过一日,先到襄阳府谷城县。那里,张献忠早已率西营上下安营扎寨。赵当世与张献忠把酒言欢了一宿,次日继续东进。至二十七日,前锋兵马始入枣阳县。到今天,也就是三月二十九日,赵营尚在陆续安顿,前后短短不过五六日,左良玉就已经派人找上门来了。

  当下在外求见的主要有三人:鹿头店巡检司巡检苏照、枣阳县典吏褚犀地和一位姓左的商人。

  明代巡检司始设于洪武年间,朱元璋言:“朕设巡检于关津,扼要道,察奸伪,期在士民乐业,商旅无艰。”用以辅佐州县捉捕盗贼、看防关津、稽查路人等等,职权颇杂。鹿头店是交通要地,故而即便弘治朝后各地巡检司大量裁撤,鹿头店巡检司却未受影响。司中现辖有弓手近百,巡检苏照也因此是当地最具话语权的人物。

  典吏作为流官,府、州、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