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半野(二)_明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味。”

  郑芝龙说道:“往岁郑某来杭州,事毕即走,大多回安平过年。临近年关,泛舟湖上,观雪景、饮美酒还是头一遭。”连呼两声“快哉”,已而抬袖敬一杯酒,“真说起来,还得归功于赵公。”

  当日天落小雪,湖面及两岸雾凇沆砀,天云山水上下一白。耳边微风呼呼,摇橹格格,带起波浪轻哗,除此之外别无他响,湖光山色寂然悠远,令人为之心安神怡。

  小舟近湖心便停,赵当世与郑芝龙连饮数壶,都意犹未尽,苏高照放下橹桨,自去温酒。赵当世感到时机成熟,主动提起了映江楼中的那四项请求。接着便将赵营这里的筹码一一道出,同样分四项。

  “有我赵营代理供货,郑公从此无牙人之烦。”赵当世首先道。

  牙人源来悠久,汉称驵侩,本质为说合交易、从中取佣的中间商。唐代有邸店供商旅存货寓居,牙人寄生其中,并替官府征税,牙、店相合自此而始。有地头蛇之利的牙人可为贩运交易量偏大的商人、店铺从各个零散的渠道集中和鉴定所需的商货,节省大商人的时间与精力。明代继承前制,官府插手,利用牙人牙行征收税款、垄断贸易。开国初,朝廷在两京设立官营的塌房、皇店,各地藩王、豪绅也纷纷效仿,设店招客商,停积客货,雇牙人收取佣金和商税。

  其后朝廷曾下令取缔牙人,“天下府州县镇店专处,不许有官牙私牙”,“许邻里坊厢拿获赴京,以凭迁徙化外。若系官牙,其该吏全家迁徙”,意图用官牙取代私牙,形成垄断。只是天下牙人遍布城镇市坊,一人一秤,足以行事,又多与地方官绅沆瀣一气,绝不是仅凭一纸敕令或几间皇店可以完全取缔。故而嘉靖年间定下市易法,将民间牙人以牙行的形式合法化,“凡城市乡村诸色牙行及船埠头,并选有抵业人户充,官给印信文簿”,“每月送官查验”,民间牙人可正式成为领有官帖、包办牙税的牙行。民间各类商品交易均需经牙行买卖,牙行又与船埠头、货栈等通气合作,把持转运及仓储等环节,“其利甚厚”,“富甲一邑”。各地向小商户采购的商人必须“投牙”,请牙行代为广采,中间价格也由牙行说了算,甚至大商人向小商户预定、放贷等,也要经牙行参夺。

  郑家在海上固能呼风唤雨、随心所欲,可到了内地,就如同游鱼上岸,扑腾不起什么水花。其山五商负责采办集散内地生丝、棉花、瓷器、茶叶等等,尤其受到影响。只经营贸易线中段的转运工作虽是目前郑家的核心业务,但相较之下,可由自己经销出口商品的内地业务无疑具备更大的潜力。

  郑芝龙考虑这件事已经很久,包括派遣苏高照往内地各省走一遭,也是为了考察市场、牙行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