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潜流(二)_明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下狱,近几年内都不太可能重新调回陕豫。尤其是洪承畴,经清国这么一闹,举国惶恐,辽东之成败已经被明廷视为国脉关键所在。遍观群臣,孙承宗、卢象升先后战死,更无一人能媲美他的资质与能力坐镇蓟辽。孙传庭尚有可能回陕西,洪承畴则绝不会轻动。

  从赵营本身利益出发,洪承畴回不来是极大的利好。陕西三边总督虽有郑崇俭继任,郑崇俭也的确有济南兵备副使御寇、巡抚宁夏败套贼等武功,但比起一刀一枪从陕西打上总督位的洪承畴无论是威望还是能力依旧远远不如。想要重现当初陕地各路兵马皆唯洪承畴马首是瞻的场面大不可能。缺乏洪承畴那样的统筹节制之才,陕西三边总督衙门的势力无疑一落千丈,曾经各部戮力同心的高效亦势必难存。更不必提代替孙传庭巡抚陕西、少有军事履历的丁启睿了。由此可见,陕地那些个骄兵悍将故态复萌、各行其是的景象指日可待。

  赵当世想的很清楚,要维持赵营的蒸蒸日上,就必须保证赵营在陕豫楚数省地面的重要地位。朝廷调走洪承畴与孙传庭,等于主动给赵营搬掉了两座大山。

  清军退去,三月间京师警报解除,陕地勤王部队一部分继续留守,一部分则回戍陕西。包括曹变蛟、白广恩、马科等在内的精兵强将都跟着洪承畴调往辽东,而柴时华、贺人龙、赵光远、张天礼等返还陕西的兵马相较之下,军队素质以及将领能力基本上差了一截,且个个都是有名了的骄横不法,难以制服。这点对赵营同样有利,陕地官军越是一盘散沙,就越是难以产生威胁。

  赵当世与营中几名主要军将大致估算过,按照当前形势,只论陕西、河南、湖广三省官军,成规模的军事集团基本就是左家军、陕西三边总督衙门、总理衙门以及赵营四家。只要抓住机会,未始不能成为其中的佼佼者。

  不过时至四月,却多了一个变数。

  继陕地各路援军归乡之际,早前在中原协助剿寇的勇卫营也接踵而至。

  勇卫营最早起自正德、嘉靖年间由宦官组成的忠勇营,属内府营系统。崇祯即位初,锐意修武备,着力改革诸京营,虽因各京营中就职的勋贵之后及宦官作祟,收效甚微,唯独对勇卫营的改制却可算作仅有的可取处。

  崇祯初收龙骧左、龙骧右、武骧左、武骧右四卫禁旅统一为四卫营,京中内官,司礼监与御马监明争暗斗,四卫营本属御马监,但后来由内臣曹化淳提督,并在他手上将四卫营改称为“勇卫营”。自此曹化淳的司礼监一脉彻底控制了内廷所有武装,他本人也领司礼监掌印太监兼掌御马监印务,成为内廷第一人。

  曹化淳往后,内臣刘元斌、卢九德分掌勇卫营,多次外派投入中原参与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