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0章 蛙声十里_筑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0章蛙声十里

  安宁的策论,立足务实。不谈他的“乡甲自治”那套把戏,总之他们在海州、金州已经施行,好不好的,总要三五年方有定论。

  单以眼下急务而论,“以工代赈”,在缓解河北旱灾的同时,还能兴修水利,为河北此后百年灌溉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顺便还能适度改善河北千里平原无险可守的窘迫?这都是好事情。

  在青州、北海、登州之地大力兴办水师,以海运代替漕运,不但运输成本降低数倍,而且还能通过辎重钱粮控制燕京驻军。

  便是金国打来了,钱粮辎重也能很快转移到海上,让金国骑兵望洋兴叹。此外,不可言的事情就是金州完全可以通过水师封锁海阳之地,掐断金国道路。

  这样的策论出自一个年轻的殿试学子,当真是大宋的福气。然而这却是在殿试!是要讲究文采、典故的。安宁的文采、典故,甚至都配不上这场殿试的风流倜傥。

  所以,对于安宁的殿试文章,不但赵佶看了慨叹,便是赵楷、蔡攸、王黼、秦桧、刘豫等人也是深有惋惜之情。

  这篇制策内容也太简短了,而且许多枝节都要惹人争议。若抬举了他的文章,那就很快要传到金国的!可是如今宋金和盟,他却要在河北捣鼓许多防御,他想防谁呢?

  “官家,以臣之见,彼安兆铭的文章粗疏,用典不当。嗯嗯,这个篇幅,也嫌太短了。虽然立意精妙,一些策论内容也极有见地。然而还是,还是无法当三甲之誉啊。”

  看着赵佶把安兆铭、沈晦、周执羔、朱倬几份考卷拿在案上不断反复,而殿试参详官胡松年却一言不发?户部尚书唐恪还是壮壮胆子,再次跳出来说话。

  沈晦可是太子的人,无论如何都要弄个状元出来。可是安兆铭的策论,却比那沈晦的高屋建瓴、泛泛而谈实在多了,可执行性也强多了。

  所以,必须先把安兆铭的策论剔除三甲,才能保证沈晦对周执羔、朱倬们的优势。

  “臣却以为,这安兆铭策论所言,极有见地。而且他在海州的生发故事,也验证了策论的可行性。官家取士当以能贤能为上,区区辞藻华丽,不足以掩盖安兆铭的才情。”

  太学宫正秦桧却莫名其妙地站出来,和唐恪打起了擂台。要说八品官阶的秦桧根本无法和二品大员唐恪抗衡,甚至若非这是国家抡才大典,他这个太学宫正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但他显然看到了一些苗头,想要关扑一把。没办法,天下就是这个样子了,他秦桧需要尽快找个出头机会。再要闷下去,怕是真的就要终老学究了。

  他可不敢和刘豫比较,不说刘豫的官职比他高,人家有过东南查访的历练本钱,甚至还有个待制的学士身份。天下有事时,刘豫马上就能外放,做一番飞黄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