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2章 燕京之变_筑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须臾离开不得。何况老张此前行事乖张的名声很不好听,赵佶不得不考虑常胜军对他的疑虑。

  那么种师中和吕颐浩的组合就属最佳了。

  种师中在军中的威信,足够镇住常胜军、西军、河东军等骄兵悍将。吕颐浩此前一直是燕山府路转运使,熟知燕山府故事,而且他老成练事,知守燕京的问题不大。

  只不过这二位,大约都是私心较重的人,喜欢任人唯亲。不过非常之时,这也算不得多大的缺点。反正俩人都比较务实持重,熟悉军略。而且忠于王事,这就足够了。

  郭药师听了无话可说,安兆铭说的两个人,都是非常靠谱。哪怕郭药师自负枭雄,也不得不承认小种相公的军略不在他之下。而吕颐浩的干练,更加远胜王安中。

  王安中则傻傻地呆坐,似乎没听见他们的谈话。实际上,他是听得一清二楚。特喵的安兆铭,你和郭药师打擂台,为何要把老子捎带上?俺在燕京的钱还未赚够呢!

  “金国此次来使汴京,却要向官家提出几件公案。其一曰大宋允诺的每年岁供之物经常逾期不至。此外支付岁币绢质量很差,不但缺斤少两,而且以次充好?

  还有昔日赵良嗣答应借金国三万石粮食,可金国来讨要时,王翰林却说那是赵良嗣私下许诺,未得朝廷应许。而且数目太大,燕山府无力筹措?

  其二是金国地广人希,对人口需要迫切。而平州之变时,因为张觉被斩首,原本迁往金国的六州工匠、官吏、商人、教坊等移民纷纷南逃燕京,金国想要这些人北归。

  其三是西夏臣服于金朝,大宋河东之军却还在攻伐西夏。金国如今是西夏宗主之国,自要出面交涉。这三件事情,贺正使在上京时曾给过一些回复。

  比如流民此前已入界平州,大宋并未阻拦金国移民。当时金国也没有提供具体南逃的移民人员名单,现在时过境迁,又何必再提?

  至于岁币逾期,以次充好等等。贺正使解释岁币逾期乃是连年征战,大宋财货消耗太大,一时转运不及所致。至于以次充好,却是燕京的私自置换?

  西夏与宋接壤,一些地方归属争议百年不止。偶尔地方将佐兴起摩擦,其实难辨谁是谁非。贺正使建议宋金联合发起对西夏战事的事件调查,理清其间的是非曲直。

  说句实话,除了西夏事与二位无关,其他的事情,确是大宋行止有亏的。如今金国那些将领们纷纷借此妄言开战。咱们也不是怕他,但是总要朝廷多些时间备战。

  说到底,阻止金国南下的法宝,还要看燕京、河东、真定、中山、河间的防务是否牢固。只希望这次燕京的整顿不要再出纰漏,所以就只好委屈二位一下吧。”

  安宁实话实说。这两个人都是位高权重,安宁可不愿再横生枝节,尽力劝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