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章 义胜军_筑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结伴要去叛投金国。张孝纯命王禀与耿守忠出兵平叛,但仍有三千义胜军叛逃至金人控制区,向粘罕具言河东虚实。

  原来谭稹此前看郭药师的常胜军扩充极快,担心老郭尾大不掉。就特意招募燕云一带的汉人成军,取名义胜军。当时只为了分燕京常胜军的势力,掏空它的后备兵源打算。

  初时不过五六万人,此后安宁使金国归来时,顺手将郭药师弄去汴京。他的几万常胜军还留在燕京驻防,但那数万民壮,却被谭稹再次移去河东,发落各地编入义胜军。

  后来又陆续整编、扩编了几次,义胜军就达到十几万人之众,散居河东各地驻防。不过义胜军自成立之始起就是非连连,更与西军、河东军冲突不断。

  要说燕云之地隔绝中原近两百年,大宋朝野对燕云那些着胡服、胡礼、胡俗的汉人普遍抱有排斥之心,视作异类。而这些燕云汉人,也从不以宋人自居。

  这些燕云之地的汉人,与游牧的契丹等族相处久了,不可避免地染上游牧族的剽悍尚武。由燕云汉人组成的常胜军、义胜军,单纯看他们在战场上的勇武,也令人惊叹不已。

  然而这些燕云之地的汉人,却不认同他们是宋人。宋人也视其“非我族类”,结果就更加速了义胜军的“其心异贰”。

  所以义胜军的行事不及道义国家,凡事都从自身利益出发,自此河东一带南北行商走私严重。游牧各族所需的铁器、茶叶、粮食、食盐,都成了他们赚钱的门道。

  等到粘罕决意南下以后,这些燕云汉人是高兴的。因为北朝辽金税赋,都比大宋低了不少。导致大宋覆亡的原因虽然很多,然而这些燕云汉人的反水,无疑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可惜安宁前世只是一只工狗,他对历史的了解也只限于一些被历史精心打扮过人物事件,他不太可能关注到义胜军这样一群乌合之众的存在。

  “义胜军勾结金人”的论断一旦形成,马扩和范仲熊、沈梲三人心中都是一片拔凉。此前河东山川之险,对付金人有效,但是在义胜军眼里?简直就是开玩笑了。

  不但金兵可以尽悉宋军虚实,这些义胜军也随时可以献城,或者突袭宋人。什么样的关隘险阻能够经得住他们的作贱?

  要说大宋对河东的重要性,一直都有着清醒的认识。去年知隆德府的张确就上书称:“河东天下根本,安危所系。无河东,岂特秦不可守,汴亦不可都矣。”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河东是大宋天下的根本,太原则是河东的根本。甚至也可说太原是中原王朝的根本。因此自隋末以来,基本就形成了谁据有太原,谁就得天下的局面。

  等三人跑到太行山麓的灵丘时候,马扩也就把这些事情想的前后明白了。他沉吟一会,拿出信物分别交给范仲熊、沈梲二人道:

  “如今局面,却由不得咱们一起行走了。马某的意思,某自去真定见刘知州,请他速传消息去燕京、汴京等地准备。

  二位却要沿着山路南下,经过忻州、代州时却不要多言,那里几乎都是义胜军在驻防。只管赶去太原告知张宣抚,义胜军不可信赖!所有关隘地方,都要换成我西军才得安全。

  沿途若能遇到岳鹏举所部,那就收拢了一起引军南归。那个岳某人,却是个有本事的人物。也替某家和他说和一下:国事为先,非是马某故意要弃他不顾。”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