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二七章 统战问题_重生之铁血抗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部在德县机场投降日军,被编为伪武定道第三旅。

  说起来,历史上,曹振东的命运让人唏嘘不已。他原来在日本留学,回家探亲时,遇上了“七七”卢沟桥事变,就和徐中阳、宋达民等几个留日学生一起,把德平县的警察队给收编了,又动员了一些地主武装,拉起了“德平抗日游击队”。后来,五支队挺进冀鲁边时,在陵县召集杂团首领开会,曹振东初次认识八路军,对我我军表示好感,并要求我军整编。

  可惜,此人没有定力,沈鸿烈一拉拢,就接受了山东保安第五旅的番号。不过,由于曹振东部有批干部曾经到冀鲁边军政学校学习过,曹部对八路军一直比较友好,我军的被服厂等后勤单位,曾经在曹部控制区长期隐蔽。就是后来曹振东率部投降了日军,被日军改编为伪武定道第三旅,也很少干杀害我军工作人员的事情。后来,曹振东由于并不是真心实意地投降日军,日军趁他重病时,实施突袭,杀害了他!

  张国基部的情况就不同了!

  历史上,挺纵到达冀鲁边后,张国基部接受河北民军总指挥张荫梧的委任,所部编为河北民军第二路。日伪军围攻张国基部时,四处求援无门,是肖华率五支队一部击退日伪军,救了张国基部。张国基当时信誓旦旦地表示要坚决和八路军团结抗日,可惜后来由于国*民*党掀起*****,张国基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和我军撕破了脸,抓捕、杀害、活埋我工作人员,还和日军勾结,最后被我军消灭!

  至于德县的李玉双,是德县教育界的名流,曾经办报办学。后来,沈鸿烈到鲁北点验武装时,委任李玉双当德县县长。这个人历史上的结局,萧四明不清楚。

  曹振东、张国基、李玉双只是三股较大的游杂武装,肯定还有一些几十人、十几人的的小股武装接受他们的改编,加入“华北抗日救国同盟军”。

  这个时候,山东省、河北省的省政府都还没来得及把手伸向冀鲁边地区呢,正是我军整编游杂武装的大好时机。错过了这个时期,很快,沈鸿烈就会派人到鲁北地区点验地方武装,给番号,河北的张荫梧也会派人和张国基等人联系,这些游杂武装摇身一变,都会成为国*军地方武装,将来国*民*党掀起*****时,他们会随着国*军的指挥棒,成为和我军摩擦的顽军。等到日军重点围攻冀鲁边时,他们就会象历史上那样,与日军苟合,成为冀鲁边地区伪军的一大来源。

  萧四明心急如焚,再也不能泡在整训上了,马上就找王麓水、黄骅、马振华他们商量,要亲自去找曹振东、李玉双、张国基谈,让他们接受我军整编。

  考虑到冀鲁边我军新部队多,缺乏骨干干部和骨干部队,萧四明赫尔王麓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