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三七章 主力编成 续_重生之铁血抗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去呢?”

  一连几问,弄得邢仁甫再也不能坐在那里,只好站起来说他认识不够,请萧司令批评!

  有这个态度就行!

  列席会议的李启华赶紧打圆场,说是都是为了工作,思想上一时半会儿想不通是正常的,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把道理讲透了就行。

  列席会议的杨靖远也说,三十一支队改编为八路军正规军是好事,以后按照八路军正规军的标准整训,战斗力肯定会赶上主力部队的。

  邢仁甫这人,自视甚高。萧四明、王麓水批评他,他没话说,因为王麓水是冀鲁边军政委员会的书记、即将扩编的先遣支队的政委。萧四明就更不用说了,不但是冀鲁边军政委员会的副书记、先遣支队的司令员,那一身本事,连自视甚高的邢仁甫都无话可说。何况萧四明率队挺进冀鲁边一来,杀伐决断,狠辣异常,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就让冀鲁边区改天换地了。邢仁甫自愧弗如!

  但其他人批评就不行了!

  因为都是冀鲁边军政委员会的委员,邢仁甫又自认为对冀鲁边根据地和三十一支队有开创之功,哪里会容得别人批评他么!

  黄骅批评他,他和黄骅针尖对麦芒地吵。现在,初到冀鲁边的李启华、杨靖远开口劝解,邢仁甫感觉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衅,马上就又恼了,“腾”地一下站了起来,黑着脸,恶声恶气地说:“不了解情况的同志不要插嘴!”

  一下就把河北省委派来负责冀鲁边的党的工作的李启华和负责军事工作的杨靖远弄了个脸红脖子粗,顿时下不来台了!

  邢仁甫这话,不仔细琢磨的话,会以为是无意中发脾气。但要是一仔细捉摸,就会发现这其中有一种不正常的味道,那就是地方武装、或者是地方干部与主力部队、外来干部的矛盾!

  历史上,虽然冀鲁边抗战形势很残酷,三十一支队一开始就处境艰难,几次派人向河北省委、向冀南方面求援,但等到河北省委的干部到冀鲁边后,成了领导,冀鲁边区就开始产生军政矛盾。到五支队、津浦支队挺进冀鲁边后,军政矛盾非但没有化解,反而更加严重,一致当时曾国华提出消灭刘彦臣部,竟然在军政委员会会议上有其他同志反对。最后,曾国华果断率领五支队消灭了刘彦臣部,并向师部报告,请求派更高级的领导到冀鲁边坐镇指挥,这才有了肖华威震冀鲁边的一系列故事。

  按说,现在和历史上的情况大不相同,萧四明、王麓水率领先遣支队挺进冀鲁边后,连战连捷,接连收复几座县城,威震冀鲁边,受到冀鲁边人民的拥护和欢迎,不应该产生历史上那样的军政矛盾的。但世事就是那么奇妙,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也不知道邢仁甫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就是因为一个三十一支队整编,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