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十七章皇上已非当年晋王五子之歌惹祸上身(4)_隋炀帝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尚书》,心里说:“五子之歌”应成为苏威老臣的仕途“绝唱”!

  于是,他又向杨广进言:“陛下,臣早就听说,苏威在高阳主持选时,收受贿赂,滥授职,惹得怨声鼎沸。再就是雁门之役后,他畏惧突厥,危言惑众,以镇抚关中为名,劝陛下回西京。臣总是觉得,这其中还有别的目的不可告人。五子之歌,难道也是他可以唱的么!”

  这些话正与杨广的心思吻合,就吩咐说:“苏威的事,还得由你查办。”

  裴蕴欣然领旨。

  由裴蕴亲自督查审理,当然没有成不了罪的案子,而且只要查,必有大罪。没过多长时间,苏威的罪状就查实清楚:“朋比为党,好为异端,怀挟诡道,缴幸名利,诋詈律命,谤讪台省……”哪一条也不轻。

  说来也巧,恰在此时,不知是谁上了一道密报,说苏威暗中与突厥交往,阴谋不轨。加上这一条,裴蕴将苏威定成了谋反死罪!

  苏威万没料到一部《尚书》会招来杀身之祸,与活命相比,刚正不阿已是无稽之谈。在刑部大狱里,他连夜给皇上写了一纸奏表,陈述自己奉事大隋两代三十多年,精忠至诚不能感动皇上,反而屡有过失,望皇上恕万死之罪!

  杨广读过奏表,还真的动了恻隐之心,长叹一声说:“唉,八十岁的人了,让他活也活不了几天,就免他一死,免回家吧!”

  苏威老头总算捡回了一条命。从刑部出来,匆匆收拾了一下,没几天便启程上路,回了河东老家。

  从此,皇上耳根底下的确清静多了,朝中群臣也不再乱传谣言,说什么盗呀贼的,这样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只有征发丁役租赋进展迟缓,再征高丽的事议了又议,都因此而搁置下来。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