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章突厥感恩归附隋朝陈国气数危在旦夕(3)_隋炀帝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叔宝也就不再把那些风声鹤唳的边关奏报当回事了。后来,再有这样的奏报,干脆就被都官尚书孔范一班近臣压下不呈,免得坏了后主饮酒歌舞的兴致。

  前一阵子传来的密报却有些不一样了,说隋国不仅在江北沿岸调集军队,还到处招募工匠大量造船。还有更邪乎的传闻,不少陈国的造船高手,受了丰厚酬劳的诱惑,纷纷到了北岸冒充隋人造船去了。

  无论密报还是传闻,都到不了陈后主的耳边眼前,但徐德言却听到了不少。他先让一位在江北有亲戚的朋友以走亲戚为名,到江北走了一遭。朋友回来说,江北岸边没见有几只船,就是有几只也大都破漏不堪,别说运兵打仗,就是空船也难驶到江心。徐德言放心不下,与乐昌公主商量后,将自己装扮成一位云游四方的侠士,悄悄渡江,来到了庐江。

  庐江是庐州总管、隋国名将韩擒虎的辖地,在这里的所见所闻让徐德言大吃一惊。

  在通向庐江的官道上,运送粮秣兵械的车辆随时可见,大天白日无任何伪装,插着各式的旗帜轰轰隆隆招摇而过。庐江城外,驻兵的营帐已连成一片,远远望去,可看见营帐间的空旷地带有兵士操练阵法。完全是一派大战前的气氛。

  在庐江街里的一个小酒肆中,徐德言遇到一个正在自斟自饮的军士,看样子已有了三分醉意。徐德言端出侠士的豪爽架式,掏钱叫来酒菜,请军士同饮。

  三五杯酒下肚,徐德言的话就说的直接了,他问:“看城里城外这阵势,想必要与南边动武了吧?”

  军士朦胧着红红的双眼,笑了笑答道:“吃不准,大概是吧。”

  徐德言进而又问:“如此大张旗鼓,就不怕陈国早有防犯?”

  军士笑出声来,说:“不会的,陈军早已习惯了。”

  “为什么这样说?”

  “听说这是大将军高颎的计策。咱江北寒冷少雨,庄稼熟得晚。江南湿润温热,稻谷收割得早。这样,咱们每在江南即将收获季节沿江屯集兵马,放出风去说要伐陈。陈国便调遣军队,招募兵勇来阻挡。待他们调遣停当,咱们这边就偃旗息鼓,兵卒们再回乡秋收不迟。等到陈军觉得平安无事了,收获季节已过,稻谷已烂在田里大半。如此一而再,再而三,陈国不仅兵尉疲惫,官仓也减收了许多租调。几年下来,陈军以为咱们不过虚张声势而已,再动兵马他也不去理会了。”

  一番话叫徐德言的额头冒出了一层冷汗:果然如此,隋军这样张扬,而陈军却无丝毫动静!他想着,不禁脱口而出:“真的是兵不厌诈!”

  军士嘿嘿一笑,说:“侠士精通兵书哩!”

  徐德言忙说:“哪里,不过略知一二罢了。可是,渡江作战必需大批船只,仅是沿江停靠的那些旧船……”

  “那些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