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八十一章.殿试结果._摄政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柄悬梁之剑时刻警醒群臣,而这柄悬梁之剑自然就是“密折制度”了——怎么此时德庆皇帝对于这篇文章竟然提也不提?

  几人暗自琢磨之间,德庆皇帝又说道:“今日,朕已经御笔圈定了本科殿试的状元、榜眼、探花三人,至于二甲三甲名次,则与往届殿试一般,其中大部分就依一众阅卷大臣的意思而定,而朕只是略作修改!张德,宣榜吧!”

  随着德庆皇帝的话声落下,大太监张德上前一步,展开德庆皇帝的圣旨,扬声宣布道:“依圣逾,陛下亲裁,本科殿试第一名状元,周素文,授为翰林院修撰……

  ……本科殿试第二名榜眼,赵山才,授为翰林院编修……

  ……本科殿试第三名,曾炜,授为翰林院编修……

  ……本科二甲第四名,王伯之,授为翰林院庶吉士……

  ……

  ……本科二甲第七名,柳子岷,授从六品推官,遇缺先补……

  ……

  ……本科二甲第十三名,李纯臣,授通政司七品经历……”

  听到德庆皇帝的旨意,落入一众知情者的耳中,又皆是一愣。

  本届殿试,别说一甲的状元、榜眼、探花了,竟是直到二甲第十三名,才念到李纯臣的名字!

  德庆皇帝不是最欣赏李纯臣的那份答卷吗?李纯臣原本就是本科会试第四名,如今在殿试之中竟是落到这般名次,难不成德庆皇帝不仅没有加恩于他,反而在暗中打压?

  一直在旁边静观其变的周尚景与赵俊臣二人倒还罢了,对于早有准备的沈常茂与黄有容二人而言,却好似蓄力的拳头打在了棉花上,难受至极!

  原本,沈长茂与黄有容早已经打算好了,一旦德庆皇帝给了李纯臣较高的名次,两人就会立马出列表示反对,表示李纯臣“谣言惑主”、“所献之策扰乱朝纲,让朝野官民人心惶惶,绝不可重用”云云,以此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制造舆论声势,并阻止德庆皇帝实行“密折制度”。

  只是,没曾想,李纯臣最终只是二甲第十三名这般不上不下的名次,授予的官职也只是正七品的小职,至于李纯臣在答卷中所写的诸般论策,德庆皇帝更是提也没提,最终沈长茂与黄有容二人准备了整整一晚的说辞,此时竟是完全没有用武之地!

  不过,众人皆是历经宦海多年的聪明人,转瞬间就已经想到了德庆皇帝的用意。

  想来,德庆皇帝一定是明白,若是他从一开始就重用李纯臣、并把李纯臣的“磨剑论”公布于众,就一定会迎来众臣的反对,所以德庆皇帝便反其道而行之,把李纯臣放在一个不起眼的位置,并且提也不提李纯臣的“磨剑论”,如此冷处理一段时间,避过了群臣的蓄力反对,接着再徐徐图之!

  从某方面而言,德庆皇帝这次“打压”李纯臣,本身就是对李纯臣的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