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9章 难改_魏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9章难改

  天子曹叡一声“大司马已伐蜀”的感慨,也让夏侯惠猛然意识到了自己的疏忽之处。

  准确而言,是他出发的角度不同。

  作为臣子,他只看到了改制对社稷的好处,但却忘了庙堂每每推行一项改制,需要涉及多方利益以及诸多人事。

  军中赏罚自有定律。

  士家随征,战事胜利了,朝廷也会依法度赐下赏赐。

  只不过这些赏赐并没有落到底层的士家手中。

  如此,他谏言让士家可凭借斩首之功赎身以及获得田亩,就意味着朝廷将要把先前对战功的赏赐直接给予了士家,也就是变相的让督领他们的将率利益受损了。

  如军司马、百人将等低级军官一直都是行伍的核心。

  不管庙堂的指策,还是是战区都督的将令,都是下达到他们这一级便终止。

  从他们手中将士家的利益剥离了,他们心怀忿恚乃是必然,一个不好,甚至还会闹出聚众哗变之事来。

  这便是天子曹叡感慨的缘由。

  如若大司马曹真没有伐蜀,以他的身份以及在军中的威望,在庙堂之上提议推行士家赏罚变革,其他掌军之人定会声援且着力推行,也会让底层的将率被迫接受大势所趋。

  但尔今曹真因伐蜀失败而威望大损,哪还有机会推行这种变革?

  一个动用了十数万大军却连正面鏖战都没有机会的都督,有什么资格对军制提出异议!

  不担心底层将率群起攻讦,从而引发社稷动荡吗?

  而且,士家变革如今也不合时宜了。

  石亭之战、子午谷伐蜀之役后,魏国淮南、荆襄与雍凉三大战区在短时间内,都不会复有兴兵征伐之事。在各大战线被动守御时候,提出士家军制变革,那些士家也没有机会斩首记功啊

  对士家而言,改变命运同样很渺茫,变革不过是一纸诏令而已。

  自然也不会激发他们死力报效社稷、闻战则喜的热情。

  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成效的变革也会让那些被剥离了利益的将率寻到反对的理由,群起鼓噪让庙堂不得不“沿用旧制”。

  没办法。

  如今可不是四海升平之时。

  在蜀吴两国的外在威胁之下,魏国庙堂也投鼠忌器,断然不会做出让举国军心动荡之事。

  想通了其中缘由的夏侯惠,在随着天子曹叡归去毡殿之途很沉默。

  虽然他有些不甘心,但也不得不屈服于事实。

  唉,只得待日后时机成熟了,再向天子复谏言一次了。

  就是不知,日后天子是否还会如现今这般对士家有怜悯之心呢?

  带着这样的想法,夏侯惠也时不时的偷眼撇去在前方的曹叡。

  端坐在车驾上的天子曹叡,已然在闭目养神,从倦色深深的脸庞之上可以看出他昨夜几无眠,却看不出什么情绪。

  不过,从时不时就轻轻一蹙眉的细微表情中,可以推断出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