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章 三藩乱起,西南战鼓急_鹿鼎外传之大帝传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时候,吴三桂犯下了第一个战略性的错误,就是暂时停顿调整一下,加强控制地方和扩充军队,为后续的进攻作准备。其实此时湖广一带的清廷各军,压根就是一摊乱兵,看似在荆州和武昌附近集结了数量众多的军队,其实多是溃兵和地方杂兵,组织混乱,指挥无序,战斗力极其低下,吴三桂此时要是继续咬牙坚持,率军强攻荆州和武昌两处军事重镇,完全可以一鼓而下,来作为自家新的战略支撑点,扩大势力范围不说,还能够进一步增强实力。

  如果他能够夺占了这两处要点,那么吴军的整体态势会主动很多,既可北上襄阳,直指中原,也可东下南京,略定江南,这样的话,即便最次的情况,也能够实现划江而治,那样就完全掌握了全局的主动权。可惜他一心求稳,想稳打稳扎,从而错失良机,使得康熙得以抓住机会,从容调兵,随后清廷的大批精兵悍将陆续抵达两地,然后开始整肃乱军,并开始依托两地,建立起了一条牢固的防线,使得吴军后续攻坚的难度大大增加,久攻不克后形成焦灼态势,最后两军沿长江中游形成集团对峙,吴三桂也失去了迅速攻下两地的机会,最后生生耗费了两年宝贵的时光,直到他病死之时,这两地还牢牢掌握在清廷手中,而吴军因为困顿于坚城之下,成为疲兵。

  而此后继位的吴世璠更是不堪,先是无力掌控大局,致使大批手下反水投清,进而防守战线迅速崩溃,一退千里,而后岳阳长沙衡阳先后丢失,只能退守云贵,后来干脆远远的躲在云南称孤道寡,使得前线诸军群龙无首后阵脚大乱,全面溃乱,一路败退到云南,最后被清兵攻破老巢,而吴氏满门也身死族灭。

  也是由于有了他作反面教材,所以一百多年后的太平天国所部,就没有再犯类似的错误,杨秀清石达开在清兵的四面围攻中,寻机攻占了岳阳,获取了大量的船只和水军,随即就一鼓作气直下武昌,接着沿江东下,以强横的姿态一路横扫,一举攻克金陵,并以此为基,建立了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以初始十分弱势的兵力,几乎就坐稳了江南的半壁江山。如果不是后来发生了天京事变,太平天国还不知道要维持多少年,甚至有可能危及清朝的统治,拟或极有可能划江而治,开始新一轮的南北对峙。

  另外在著名的北伐战争中,民党大军也是从南攻北,由湘入鄂,一举攻占武汉三镇,随后依托此地,又东下九江、南昌和南京,迅速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为后续的一统奠定基础。由此可见,作为九省通衢的武昌,历来就是一处十分紧要的军事重镇,占领此地所获取的军事优势很难具体评述,实为兵家必争之地。

  除了两湖战场外,川陕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