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二章 两家联手共抗清兵_鹿鼎外传之大帝传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是沐剑声亲自修书一封,派亲卫带人给对方送去。十天之后,远在衡阳的吴三桂接到这封书信,打开细看,只见其中写道:

  致:大周兵马大元帅吴。

  元帅钧鉴,自大帅慨然起兵以来,至今已历四载,然如今天下局势纷纷,鞑子独强,占据心腹膏腴之地,兵强马壮;而元帅之师则困顿湖广坚城之下,不得寸进,何也?唯势单力薄耳!一者耿、尚两王皆墙头之草,二者辅臣鼠目寸光,三者郑经兵少将寡,四者蒙古各部不足提及。当此之时,孤实不愿困坐海外,隔岸观火,因为若元帅败亡,则北虏势大,华夏江山自此陆沉,大明社稷不复延续,故奋然起一旅之师,跨海而来。所幸苍天佑护,孤自出兵以来,连战皆捷,遂有幸据有粤中数府,勉强得以立足陆上。然而天下大势,犹不足以就此改变,北虏之势,依旧占优,为此殚精竭虑,图谋良策,环顾海内,已惟有元帅可为擎天臂助。虽然孤与元帅宿怨甚深,然与皇汉民族之未来、江山社稷之倾覆相比,与驱逐鞑虏、恢复我中华之统序相比,一切私怨皆可搁置,因此特意寄书帐下,愿与元帅化解昔日旧怨,彼此结为联盟,以求划界自守,维持眼下局势,然后两家并力北向,效昔日吴蜀之盟,共抗北方强敌。惟愿元帅顾全眼下局势,暂置昔日恩怨于不顾,允诺结盟之事,则孤不胜感激之至,其后必有厚报于元帅。礼大明南海郡王沐。

  吴三桂看完此书,心里不由转过无数念头,对于这位小自己几十岁的晚辈,他以前一直没有怎么放在心上,直到在对方突袭行刺自家未果之后,才慢慢加以留心。

  此后沐剑声连续作下了一些大事,在江湖上也声誉日隆,但是吴三桂都没有太过重视,毕竟他更加看着于各人手中真实的实力,不太在意那些虚名,直到此人奇迹般的攻占吕宋,雄踞海外,才开始让吴三桂真正的产生忌惮和重视的心理。随后此人突然带兵反攻突袭占领广州,实力迅速膨胀起来,更让吴三桂刮目相看,产生了化解恩怨,互相结交的心思。

  不久前英德城下的那场血战的具体过程,最后也被他手下的探子侦查得知后回禀,吴三桂从中也认识到了对方的实力增长很快,已经初步有了和自己平等对话的资本。作为一名合格的将军,他深知有一支经过了严酷的血与火考验之后的部队,才是争夺天下真正的基础,眼下对方有了这样的一支部队,就真正拥有了割据一方的实力,因此从长远的战略角度看,自己必须要拉拢对方才是。

  其实细说两家的恩怨似乎很深,却也决非不可化解,至少那位沐天波就并非直接死在自己手中,而是被那些想要邀功的缅甸人算计,自己只不过是连带责任;永历陛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