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小说分类 2_无限末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科幻词语的校园恋爱幻想故事,可见科幻的定义是随时代和地方而变化的。

  还有一种流行的说法,认为凡尔纳是“硬科幻”的鼻祖;威尔斯则是“软科幻”的宗师。实际上,威尔斯的作品中对科技的幻想和直接描写一点也不比凡尔纳保守;《海底两万里》也花费了几个章节来描写世界各地对神秘的“鹦鹉螺号”的猜疑与震动。因此将他们并列对立起来难免有失偏颇。

  为了解决上述混乱,曾经出现一种新的说法,sf不再是“sciencefiction”或者“sci-fi”、“scientifiction”、“sciencefantasy”之类的缩写,而变为代表“speculativefiction”,即推测性小说。这个“sf”的定义比较宽容,试图涵盖之前纠缠不清的科幻定义。

  3历史发展

  在哲学主题上来说,科幻小说和人类上古的神话传说有着相似的精神基础,即对人类与宇宙关系的解释、人类社会未来命运的关注与猜测。在文学谱系上,浪漫主义的文学传统应该是科幻小说最早的文学母体。早期的科幻小说往往带有恐怖小说、冒险小说或奇幻小说的痕迹。又以推理小说和哥特小说与科幻的关系最为密切,许多作品兼有以上要素,难以严格区别。已出版的著名硬科幻有《入海之门》《太空序曲》《接触》等等和国内流行的《失控的进化》和《三体》系列。

  科幻小说诞生于19世纪,是欧洲工业文明崛起后特殊的文化现象之一。人类在19世纪,全面进入以科学发明和技术革命为主导的时代后,一切关注人类未来命运的文艺题材,都不可避免地要表现未来的科学技术。而这种表现,在工业革命之前是不可能的。

  西方科幻小说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

  1、英国有工业革命和达尔文的进化论导致真正科学幻想小说的中兴;

  2、二十世纪初期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带来科学幻想小说的中兴;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核裂变、宇宙航行、彩色电视机、电子计算机等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进一步促使西方科幻小说的繁荣;

  4、经过二三十年的繁荣,科幻小说家从作品的主题、情节,到艺术的方法进行新的探索。

  而科幻小说最大的特征就在于,它赋予了“幻想”依靠科技在未来得以实现的极大可能,甚至有些“科学幻想”在多年以后,的确在科学上成为了现实。因此,科幻小说就具有了某种前所未有的“预言性”。法文中,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最早就被称为“anticipation”,即“预测”。这样的文学作品基于科学的可信性是必要条件,应当说这种“科学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