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章:一个小小庄子,他一年就能贪万两白银?血书上访!_大明:千古第一贪官,朕杀不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见状。

  村长朱亮站起身来,没有直接回答朱元璋的问题,而是笑着道:“你们跟我来吧。”

  对此。

  朱元璋心中略有疑惑。

  稍显迟疑,然后跟了上去。

  一会儿。

  朱亮就带着朱元璋他们,走到了那一片集中的作坊里。

  一路上不少人跟村长打招呼。

  场面很是融洽。

  “你们忙,我们随便逛逛。”

  朱亮乐呵呵的说道。

  接着。

  他对朱元璋介绍这里的作坊。

  “我们村的作坊,几乎什么类型的都有,吃的有水果干、糖、肉脯这些.....”

  “穿的有布庄、皮革厂、手工厂.....”

  “百姓平常用的东西的作坊就更多了。”

  他指着前面一处地方,笑道:“那家水泥厂就是我儿子开的。”

  朱元璋一边听着,一边仔细观察着这些作坊。

  像是思考到了什么。

  他沉声道:“朱老伯,你们这里发展成今日的规模,恐怕也非一朝一夕吧?”

  “最初又是哪里来的那么多钱用来投入?”

  听到他的问题。

  朱亮停下来,他又告诉朱元璋:“自然是孟大人啊。”

  “多亏我们村有了孟大人的扶持。”

  “几年前,孟大人入股了村里的每一家作坊。”

  “每次都在固定的时间段里,有专业的小吏还有商人来这里统一收购。”

  “之后。再进入沛县贩卖。”

  了解了情况后。

  朱元璋心中对孟胤的才能又多了一份认可。

  如此一来。

  村里的经济也有了可观的收入。

  怪不得之前朱亮说,这里还有很多跟他一样颐养天年的老人。

  比其他地方的穷苦老百姓,日子过的舒服多了。

  朱元璋好奇的问道:“那村子每家每户一年下来的收成大概多少?”

  朱亮想了想,说道:“算上种田,村里总计一百零八户,每家每年的收成差不多有三十两。”

  听他这么一说,朱元璋不由的点点头。

  农户能有这么高的收入已经很不错了。

  普通客栈里打工的店小二,一个月的月钱也不过一两,一年下来也才十两左右。

  更别提普通的老百姓。

  光靠家里种田,收入只会更少。

  朱家庄每家每户一年能有三十两银子,收入是相当可观的了。

  朱元璋心里也替他们感到高兴。

  随即。

  他又好奇问道:“你刚才说的‘入股’是为何意啊?”

  早在前几天到沛县,就听到有百姓说起这个词。

  朱元璋也一直没搞懂。

  朱亮好心的解释道:“入股这大概意思就是说,起初我们这作坊也就一两个,只够自产自销。”

  “孟大人他带着银子,投给作坊,扩大了规模。”

  “之后每年,孟大人他有权利分走作坊赚的一部分钱。”

  经过朱亮这么一解释。

  朱元璋也弄懂了。

  可是很快。

  他又想到了不对劲的地方。

  他眉头一皱,沉声道:“孟胤当初只给了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