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0章 深海雷场_智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公司的海底光纤监控网络,也在沿着周边海域蔓延。

  比如此时的帕劳群岛附近,鲨鱼大队的另一艘金枪鱼级003号,就在该海域执行秘密任务。

  看过太平洋海底地形图的人,都会发现吕宋群岛的东侧,就是著名的吕宋海沟和吕宋海盆。

  特别是吕宋海沟,其深度五六千米,对于海底光缆的铺设,造成非常巨大的影响。

  因此,在布置海底光缆的时候,如果可以绕开海沟,就应该尽量绕开,虽然海沟也可以布置光缆,但万一断裂了,维修起来非常麻烦。

  而为了绕开吕宋海沟,智人公司选择从吕宋岛北侧海域和马鲁古群岛北部海域,分别设立两条主要海底光缆。

  此时金枪鱼003,正在布置的海底光缆,就是从马鲁古群岛附近绕过来的南线。

  金枪鱼003从底部打开舱门,将一个潜航器投放下去,这个潜航器和装备鱼雷水雷的潜航器大小差不多,其实就是从同一个基础模块发展起来的。

  整个潜航器大概有50吨左右,为了避免水压的压迫,内部采用了近乎实心的设计,在加上深海鱼的身体构造设计。

  该类型的潜航器,其可以承受的极限水深,大概在3753米左右。

  之前老式的海底光缆铺设方式,已经被智人公司淘汰了。

  老式铺设方式需要船只配合,而且需要船只在附近停留一段时间,在自己的海域中施工还可以,公海也勉勉强强可以使用,但是一旦靠近其他国家的海域,或者热点公海区,就显得不合适不安全了。

  因此智人公司更新了新技术。

  这种技术叫做海底定向生长技术。

  具体操作非常简单,先在海底勘探出一条适合布置海底光缆的路线,然后每100公里左右,设置一个节点。

  而潜航器就是投放在节点的核心部件。

  但潜航器将自己埋入泥沙层深处之后,内部的定向生长系统就会激活,开始向固定方向生长珊瑚光缆。

  至于如何确保珊瑚光缆不会长歪了,其实也非常简单,那就是信息素诱导。

  因为在前期的海底地形勘探过程中,会在已经确定的路线上,投放一种重量150公斤的生长锚。

  生长锚就是缩小版的潜航器,可以扎入10~15米的海底泥沙层中,然后不断释放信息素,诱导珊瑚光缆向固定方向生长。

  通常这种生长锚,会每间隔1000米布置一个。

  珊瑚光缆会在深度10~15米的泥沙层中,以每天300~500米的速度生长。

  这种生长速度,其实要得利于转基因珊瑚虫的快速钻土能力,特别是在松软的泥沙层中,其几丁质组成的口器,可以迅速吞噬周围的泥土,从中获得需要的一部分原材料,构造出直径10~12厘米的蜂窝状珊瑚管。

  而另一种转基因珊瑚虫,则会在这些珊瑚管中,开始生成一条条光纤晶体。

  这种生物光纤组成的海底光缆,不仅仅可承载的信息通量非常高,而且具备自我修复的能力。

  那每一个生长锚和生长节点中,都储备了不在少数的营养物质,也是促进珊瑚虫快速繁殖和构造光纤晶体、保护壳的重要因素。

  通常情况下,生长节点的营养物质储备,足够构筑长度400公里的海底光缆。

  现在海底光缆只是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还没有从线状变成网状,因此剩下的营养物质,就是一种储备,可以用于后续的线路扩展和线路维修。

  而为了保密,每一个生长节点都设置了自动毁灭系统,一旦出现什么意外,可以第一时间将节点彻底销毁。

  其实现在海底的安全性还可以。

  特别是水深超过2000米的海底,除了开采石油的海底钻井平台之外,潜艇也很少会下潜到1000米以下的海底,同样船舶抛锚的锚地,也很少在深度超过500米的海底进行。

  这样一来,只需要避开钻井平台,一般不会被发现或者破坏。

  反倒是浅水区域的海底光缆,在安全性上要差很多。

  谢谢各位亲的支持(ω`),感谢书友“你走开啊我不听我不听”、“书友20171210191315735”、“书友20220913025414498”的打赏。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