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76章 早死的李隆基,才是个好皇帝_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头,那就是重用宦官。

  唐中后期宦官肆虐,废立皇帝的源头,就来源于李隆基。

  “若是这个时候死掉,那才是最好的。”

  就像是后世之人所议论的那样,若是李隆基在进入晚年之前就死掉,那他必然是一代明君。

  可惜没死不说,还把原本天下无双的大唐跟生生的带到了沟里去。

  身边的杨玉环喃喃低语说着梦话,李云泽侧耳倾听却是些‘.吃不下了’之类的胡言乱语,无需过多关注。

  给她掖好被子,李云泽头枕双臂继续考虑天下大事。

  身份不够的时候去考虑天下大事,那是键盘侠,因为再考虑也是毛线用处都没有,完全没有什么影响。

  只有像是现在这样被武惠妃以及众臣推荐着上太子位的程度,才有能够影响到天下大事的能力。

  别的事情都还好说,唯独安史之乱这个直接导致大唐由盛转衰的关键性事件,得提前想办法解决。

  这可不是简单的干掉安禄山或者史思明就能做到的。

  安禄山与史思明就算是再牛哔,也不可能振臂一挥就让数十万军士们为他们卖命叛乱。

  那可都是大唐的边军,轻而易举的就跟着异族将军背叛了大唐。

  这儿是中土,不是罗马!

  真正的根源,在于以朝臣为代表的大地主大官僚阶级,与普通百姓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激烈到无法调和的程度。

  李隆基宠信权臣与宦官,而这些人对政治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们通过掌控皇帝的耳目,干预政治决策,让自己的亲信得以晋升高官,掌握重要职权,这引起了全天下的强烈反感。

  同时因为李隆基挥霍无度导致国家财政出现了极为严重的赤字,不断的加重赋税从民间搜刮财富。

  为了维持自己的奢侈生活,李隆基愈发重用那些能够为他搞钱的权臣与宦官,反过来又让朝政愈发腐烂。

  这些权臣与宦官们各自拉帮结派,结党营私打击异己,不断的提拔亲族安插同党,还有极为可怕的买爵鬻官现象。

  越来越多恶人大权在握,逐渐形成了一股横行天下,互相辅佐支持的大地主大官僚阶级。

  在农业时代里,土地是最为重要的生产资料,有钱有势的时候,自然是要想尽一切办法的搞土地兼并。

  大家都知道,在权势的面前,普通百姓根本无力抵抗。

  均田制就此彻底崩溃,良家子们已然无法负担府兵制的要求。

  可大唐却是战争不断,良家子们依旧是被要求负担沉重的兵役。

  等到这些边军身心俱疲的回到家里,发现自己家中已然无立锥之地,家人亲族备受迫害下场凄惨。

  在这种情况下之下,数十万大唐边军愿意跟着安禄山去造反,那也就属于理所当然之事。

  历史上的香积寺之战之所以打的如此惨烈,叛军之所以意志坚定到几乎全体阵亡也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