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72章 税赋事_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入,主要归入天子的私囊。

  之前李云泽免农税的时候,在朝廷里就激起了诺大的风波,这可是断了朝廷一条极为重要的财路。

  也就是李云泽的威望与实力到了一定的程度,此时朝堂上的重臣多是其一手提拔起来的亲信,尤其是那些通过科举进入朝堂的文武,都是绝对支持李云泽。外加他允诺将盐铁专营的收

  入,都归入朝廷,这才勉强压下了反对的声浪。

  也就是这个时代的官吏们道德层次不算低,也还没有形成利益体,对天子与百姓都还有一种责任感。

  换做是宋明时期的文官集团,不是大骂皇帝,就是要让皇帝‘溶于水’。

  这个时代的官吏们,主要收入还是朝廷的俸禄,自己家族在地方上也还没有门阀世家豪强化,利益损失还没有那么严重。

  而宋明时期的文官集团,早就将朝廷税收看做是自己的收入,自己家族在地方上更是土皇帝,当然不能允许了。

  哪个皇帝敢搞这种事情,就得溶于水,溶于火,溶于土,溶于.反正得弄死丫的才行。

  现在的话,李云泽一手握着天子大义,一手掌握着天下兵马大权,这才能强行推动下去。

  不过李云泽又想动赋,文武百官实在是不能再忍了。

  “陛下,三思啊~~~”

  众人都是行礼,请李云泽收回成命。

  虽说算赋和口赋都是收入少府的,算是天子的钱,可当朝廷需要用钱的时候,天子也是愿意从少府掏钱的。

  这要是也免了,那对朝廷来说,同样是意味着失去了一大笔的收入。

  而且此时的算赋和口赋,主要是用来支付军费。

  军费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一旦取消必然是从朝廷里拿,也就意味着会影响到朝廷的收入。

  “朕没说全部取消。”

  李云泽面上带着淡淡的笑容“只是重订而已。”

  主父偃叹了口气,天子说什么重订,实际上却是将算赋和口赋的额度给定死,被隐藏起来的人口就不再增收,对于朝廷来说自然是一大笔的损失。

  所谓算赋,可以直接当做是人头税来看待。

  按照汉制,年满十六岁的男女,就要向朝廷缴纳人头税,每个人每年的标准是一百二十钱,也就是一算。

  这笔人头税,需要一直缴纳到五十六岁的时候才会被免除。

  此时大汉全国在册的人口数量,差不多是三千多万接近四千万。

  这其中十六岁到五十六岁的男女,怎么说也得三千万以上了。

  因为汉时的医疗卫生,食物供应,战争疾病等方面的原因,能够活到六十岁以上的可不多。

  三千万人一年一百二十钱,那就意味着单单是人头税,一年就能收取到足足三十六亿钱!

  这其中还有特殊规定,像是家中奴仆与商贾,他们的算赋直接翻倍,达到了二百四十钱的规模,这都是要家主支付的。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