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29章 愤怒的赵姬_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论是在哪个时代,写作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尤其是在大秦这儿,那就更困难了,因为他们用的可是竹简呐。

  在木牍与竹简上写字,那是越小越好,所以李斯写大篆有些吃力。

  ‘书同文,车同轨’确定李斯发明的小篆为官方文字,是在祖龙一统天下之后,现在用的还是大篆。

  一笔一划的在竹简上写字,李斯写的满头大汗。

  倒不是说写的有多难,他从小就是在竹简上写字,早就习惯了。

  让他落汗的缘由,在于书写的内容。

  “.废丞相之职,分其权于内阁。内阁设六人,各领一份丞相之权。天下诸事交由内阁处置整理,安排妥当送交大王阅览决断”

  “.革三公九卿制,分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主政务.”

  “.设五军都督府,掌管统兵之权。调兵之权,归于大王之手。兵部主后勤,人事,选将,兵籍,军械,军令诸事.”

  “.大理院,都察院,太常院,光禄院,鸿胪院.”

  “.”

  李斯是越写越心惊,这完全就是一套全新的朝廷架构啊!

  这套架构之下,大王的权力将会被提升到巅峰状态。

  李云泽基本上等于是照抄了大明的朝廷架构。

  虽然封建时代里,数千年来基本上就是一个循环接着一个循环,一个家族接替一个家族,本质上基本没什么改变。

  可其统治天下的制度,却是一代代的不断完善,尤其是在最重视也是最懂得如何驭民的儒教推动下,到了明朝的时候基本上已然是达到了巅峰近乎于完美的程度。

  当然了,李云泽也不是拿过来就用,还是有些修改的。

  像是太监批红这种事情就被取消掉,还有兵权要集中在大王的手中等等。

  不给太监机会,那是因为从赵高起到李莲英,太监基本上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典型代表。

  毕竟做不到身残志坚,那就只能是尽可能的搞破坏了。

  而兵权集中,则是为了避免唐朝那种藩镇割据互相攻伐,导致生灵涂炭的状况出现。

  至于说后世流行的那些观点学说,这个时代没法动。

  等到李云泽阐述完自己的观点与细化分置的详细安排与内容,例如某个衙门的职能,人员配备等等。

  做完这些的时候,已然是午夜时分。

  颤抖着手的李斯,看着自己面前堆满了案几的竹简,抖着手看向李云泽“还有吗?”

  他是真的痛并快乐着。

  痛是写了这么久,实在是非常难受。

  快乐则是在于,开拓了眼界,得知了许多前所未闻的知识与消息。

  别的不说,就李云泽所提出的细化职能这一点,就是他所难以想象的。

  大秦这儿对权职的划分比较模糊,最显著的就是丞相几乎能够插手所有的大小事务。

  至于三公九卿的制度,也是大而化之。

  像是李云泽这般直接细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