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5章请张相回朝_奸臣滚开,朕要当千古明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明宫内,众官员左右站在原地左右为难。

  而李瑁则坐在龙椅上,表情说不出的玩味。

  所有官员都在等着一个人敢站出来说话。

  眼下已经不是支不支持李瑁造反登基的事情了,而是一场皇权与臣权的博弈。

  臣权的代表就是宰相。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现在皇帝因为缺钱,把主意打在了百官身上。

  这使得在场官员都无法接受。

  害怕将来某一天,皇帝又缺钱了,再次罗织罪名,把他们家都给抄了。

  李林甫感觉后背像针刺一般,知道殿内的众官员都把目光集中在自己身上。

  可是他现在拿不出解决办法,也不敢出言和李瑁争执。

  干脆就眼观鼻、鼻观心,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众官员无奈,只好把目光转向萧嵩。

  结果自然是毫无效果。

  萧嵩一大早就来到皇宫投诚,怎么可能因为这点事情就忤逆皇帝?

  众官员无不怀念张九龄在朝之时。

  “陛下,可曾记得张九龄吗?”

  此时,一个仪表堂堂,身着八品官服的青年男子走出队列,来到大殿中央。

  李瑁轻轻地点头。

  他当然知道张九龄,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后世之人可谓是无人不知。

  就算是原主也对张九龄记忆深刻。

  此人可谓是原主的政敌,一直阻挠他登上太子宝座。

  李瑁不知此人何意,于是开口问道。

  “你是何人?担任何职?”

  “张先生此时应当已经抵达荆州了吧?你提到他又是什么意思?”

  因为政见不同,李瑁并不打算召张九龄回朝。

  所以口中的语气全是质问。

  其他官员一听就以为青年男子要倒霉了,纷纷露出不屑之色,更有一人走出队列。

  此人就是御史大夫李适之。

  “周子谅,你不是应该流放瀼州(今广西边境地区)吗?”

  “你已经被削职为民,有何资格位列于朝堂之上?”

  接着,李适之又转头向着李瑁说:“臣请陛下速

  第25章请张相回朝(第1/3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速把此人赶出皇宫!”

  关于此人。

  李瑁并无印象,只是从接收到的记忆中知道此人是李隆基的亲信,也是李承乾之孙。

  但是,对于李适之居然敢出言打断,李瑁心中实在不喜。

  于是冷声说:“让他说完。”

  周子谅脸上毫无惧意。

  先是朝李瑁作揖,然后就开始侃侃而谈。

  “臣周子谅,曾任监察御史。”

  “之前,牛仙客滥登相位,于制不合。”

  “臣上谏于先帝,并斥责御史大夫李适之坐观其事,尸位素餐。”

  “结果先皇年老昏聩,听信御史大夫谗言,在朝堂上对臣施加庭杖,夺臣官职,流放瀼州。”

  “张相公拔臣于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