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4章为大唐效忠的异族将领_奸臣滚开,朕要当千古明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请陛下立刻烧毁此篇文章!”萧嵩还不罢休,仍旧跪在地上。

  李瑁疑惑问道,“有必要这样吗?”

  “陛下,此篇文章天下间任何人都可以写出来,但是万万不能是陛下写出来啊!”萧嵩痛心疾首道。

  李瑁摸了摸鼻子,走到蜡烛旁边,把稿子点燃。

  萧嵩这才松了口气,继续说道,“陛下,我大唐以道学立国,此篇文章是在动摇大唐的根基啊!”

  李瑁没想到问题如此严重,疑惑问道,“汉朝同样以道家黄老学说立国,不是最后也改为了儒学了吗?”

  萧嵩这才知道皇帝是真的想要改变大唐的学术指导思想。

  “陛下,你想要做的事情,先皇已经在做了。”

  “开元二十一年,先皇亲自注解《道德经》与《孝经》,并令天下所有人必须家藏一册。不知陛下你有没有读过?”

  李瑁摇了摇头,“朕没有读过。”

  “陛下读过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民间对此并不接受。”萧嵩语气沉重地说道。

  李瑁顿时懂了。

  大唐的士族对儒学根本不买账。

  “难道民间就没有儒学或者经学大家了吗?”李瑁还不死心继续问道。

  萧嵩摇了摇头,无奈地说道,“从东晋衣冠南渡开始,各国纷争不断,全靠武力争夺天下,哪个统治者会关心学术的发展问题呢?”

  “唉!”

  李瑁深深叹了一口气,“朕还想效仿汉宣帝故事,在弘文殿召开会议呢!”

  他说的是石渠阁会议。

  这是汉朝在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学后的最重要一次学术会议。

  当时汉宣帝为了进一步统一儒家学说,加强思想统治,于甘露三年(公元前51)诏萧望之、刘向、韦玄成、薛广德、施雠、梁丘临、林尊、周堪、张山拊等儒生,在长安未央宫北的石渠阁讲论五经异同。

  最终在会议后确定了西汉中后期“内儒外法”的指导思想。

  汉宣帝曾经对太子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

  其中霸道就是法家思想,王道则是儒家思想。

  李瑁对其深以为然。

  所以也想召开大唐版的“石渠阁会议”。

  萧嵩也猜到了皇帝的意思。

  他还更进一步,以为皇帝是想要排斥异族之人

  第74章为大唐效忠的异族将领(第1/3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毕竟儒学就是看不起夷狄,一直的口号就是尊王攘夷。

  萧嵩劝谏道:“陛下,我大唐疆域万里,远胜汉朝。”

  “太宗时期为我大唐建国立下汗马功劳的邳国公长孙顺德、鄂国公尉迟恭、申国公高士廉、赵国公长孙无忌都是鲜卑族人,刘文静、刘宏基、刘政会是南匈奴人,屈突通是五胡之一的奚族人。”

  李瑁大概一数,凌烟阁中的二十四位功臣中有一半是异族人。

  萧嵩继续说道:“就算是现在,我大唐依旧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