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十五章 跳板_财色无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段过程中,高开低走再回归正常的中苏关系,几乎经历了当今世界各种国家关系形态的全部变体。

  两国从一般的国家关系,到亲如兄弟的战略同盟,进而摇身一变成为势不两立的战略对手,然后又经历了艰难的正常化过程,回归到友好国家关系,这其中的波折着实不少!

  到了85年这时,两国的关系虽有所缓解,经贸得以重新开放,可是陈鸿涛却知道,苏联这个偌大的红色帝国,已经是日落西山,相距解体的日子已是不远。

  对于想要成就商业王朝的陈鸿涛来说,分食红色帝国解体带来的利益,可谓是很重要的一块蛋糕。

  依托晖春县的口岸进行外贸出口,只不过是陈鸿涛挤入苏联腐朽经济体制的一个跳板,在这重大的机遇面前,他看重的是海参崴、库页岛,乃至整个红色帝国崩溃所形成的资本盛宴。

  “我们只是商人,没有必要考虑的那么多,你只要按照我的吩咐,将那三十家外贸公司成立好就可以了。至于苏朝那边实力雄厚的商业代理人,以及晖春县的关系,我自会疏通。”陈鸿涛并没有同萧曼瑶提及自己真正的想法,而是笑着对其安抚道。

  之所以陈鸿涛如此有信心,同他父母在晖春县的人脉,有着很大的原因。

  至于苏联那边的代理人,陈鸿涛也早已有了合适的人选,就差与其实际接触。

  直到这时,萧曼瑶不但看不透眼前这个男人,更是惊骇于陈鸿涛的想法。

  单就是外贸中转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都不是寻常人能够轻易疏通做到的。

  若是外贸中转能够成功,这其中能够产生的利润,更是会达到惊人的地步。

  这时萧曼瑶对于苏联的经济体制,还停留在模糊了解的阶段,随着陈鸿涛在会议室中向她解释对朝、苏外贸出口的关键所在,萧曼瑶则是更加震撼陈鸿涛对于经济体制,以及资本运作的把握。

  早在1800年开始,卢布就已经确立与黄金的比价。

  1897年卢布纸币的含金量为克,到了1961年1月,苏联实行货币改革,卢布的含金量则定为克,对美元的汇价确定为1美元兑换卢布。

  而眼下的1985年,卢布与美元的汇率,更是达到了史无前例的1:4,折合成人民币来说,1卢布就相当于12块钱之多!

  苏联国内生活物资原本就比较匮乏,在卖方市场的作用下,高物价自然是理所应当的。

  另一方面,华夏现在实行的货币紧缩政策,以及苏联长期单一实行的高度集中计划经济制度,则是造成了苏中之间巨大的物价差距。

  也正是有了苏、中高汇率、高物价差距的基础,才能够为陈鸿涛实行灰色贸易中转,提供丰厚的利润。

  (求推荐、求收藏)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