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七十五章 南山大王;八戒,前方带路_法海穿越唐三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藏法师是个什么僧人,恐怕三界之中没人能说得清。

  就连观音菩萨与如来佛祖,在看到如今的三藏法师时,想必内心之中也绝不平静。

  但法海自己很清楚,自己就是一介人间的凡僧。

  首先,生在人间;

  其次,是个凡人;

  最后,才是个和尚。

  若法海这样来介绍自己,一定没有人相信就是了。

  就好比此刻眼前的国主,要是听到这话一定嗤之以鼻,笑话...一个人间的凡僧敢去灵山质问佛祖?

  三藏法师的话,他是万万不敢接的。

  即便是他一个不学佛的人听了这话心中都好一阵颤然,而三藏法师此等高僧将此言讲出时,根本像是在寻常闲聊一般...这恐怕已经不是佛法高深的问题了。

  国主并没有纠缠这个问题,而是转而向三藏法师请教起了儒家学问,法海并无怀私之心,但有所问,若自己知晓,绝不藏私。

  这西洲中的圣明君主并不在少数,或许是因为三藏西行,佛法东传的气运蓬勃之际,叫这些个英明的君王同时出现在一个时代。

  法海与这位灭法国的国主坛经论道直至深夜,国主一副意犹未尽的模样...难以想象一个和尚竟然对儒门经典如此精通,却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即便是自己手中的《慎子》虽是道法家的学问,但知道自己询问其中的晦涩之处,这位三藏法师亦能一语中的,让自己茅塞顿开。

  “法师若不弃,寡人愿拜法师为国中太傅,尊为帝师。”

  继想要跟三藏法师结义兄弟,招赘驸马、结成夫妻之后,西洲国主们有一个新的选项出现了,拜为帝师

  灭法国的国主,诚意还是很足的,当即就要持弟子之礼拜见老师...但还是被法海一手阻拦,“贫僧治国之学问寥寥无几,但吾认识一位真正儒学大才,或可引荐。”

  “何人?”

  “这位大才三年多前在祭赛国教书育人,姒姓,曾氏,唤作子舆先生。”

  当年祭赛国国主送了自己“三里半”,子舆先生说这是他跟这国主之间的缘分,大致算算,也该到了期限

  人物法海是引荐了,大才也确实名副其实,至于这位国主能不能请来,那就是他的本事了。

  或许让他在灭法国出仕有些困难,但若是请来传道受业,法海认为子舆先生多半是要来一趟的,他来人间本就是为了向西洲传播儒家学问的

  西方大兴。

  甚至当年玉帝在火云洞做客的时候,还说了这样一句话,“西方大兴,并非只是佛门大兴,儒门乃神州显学,若不能在西方扎根传道,西方也远算不得大兴。”

  灭法国国主将此事记在心里,但还是向着三藏法师诚意一礼,道:“法师指点之恩,寡人无以为报...当在国中修唯一佛寺,使人祈祷供奉,香火不断。”

  “阿弥陀佛。”法海再次拒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