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71章 谬误 (求打赏订阅支持)_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71章谬误(求打赏订阅支持!)

  扶苏忍不住问,“照你的意思,人满足了吃喝的欲望,随后就会去自觉追求礼?”

  “那要是这么说,天下最富有的国家,一定是最好礼仪的。”

  张苍竖起耳朵听着,顿时感觉眼前一片绿茫茫。

  太子的思维转的太快了。但是听起来给人的感觉都是对的。

  扶苏望着张苍,这个小白脸,一天天的一点本事都拿不出来,不知道养着他有什么用处。

  “而你还认为,人通晓了礼仪,就能够各安其位。照你的道理,当大家都明白了礼仪,国就可以安定下来了?”

  “可是伱的观点不仅和现实不符合,自身也有矛盾。”

  扶苏想干点思想统一上的事情,他想用张苍试试看,能不能行。

  张苍是荀卿的弟子。荀况曾经是天下赫赫有名的儒家代表人物,但是荀况是个主张量力而行的人,他的观点比较实际。

  他坚持人性本恶,需要礼仪教化。这和秦国的治国理念刚好是契合的。

  所以他的学说,在秦国的士人和秦吏之中非常受欢迎。

  但是在本质上,荀卿其实是寻求了一种介于礼和法之间的手段,主张用内圣外王的方式治理民众。

  法律惩罚和道德教化,两个本来就应该并驾齐驱,双管齐下。

  但是从秦国的状况来看,已经完全走上了偏离的轨道。秦国为了走高速路,发展耕战体系,只顾眼前的现实效益,根本不顾其他的。

  短期内,严刑峻法肯定有效果。

  但是时间一久,秦国人就慢慢的价值观导向变了。

  法律成了他们心中的底线。

  慢慢的人们就开始这么想,“反正这么做不犯法,有什么不可以做的?”

  时间一久,群众的道德就开始朝着法律这个最后的底线上滑落下来。

  反而导致违法犯罪数量激增。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法律本身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道德下滑,这是道德最后一层底线。法律和道德的出现,都是为了组织人群中恶的一面增长扩大。

  独立个体的人,本身就有恶与善两面性。

  一旦政策导向,政策落实出了问题,就会使得群体的恶被不断放大。违法犯罪的人越来越多,“坏人”的群体日渐壮大,犯罪也变得好像就是那么一回事,不是什么值得羞耻的。

  人们内心的羞耻已经没有了,这反而冲击社会秩序。

  物极必反,照秦国这种严刑峻法,根本就是滥用法律。

  日子久了,法律就会成为很轻贱的东西。

  因为法律已经不保障他们的利益了,反而成为了剥削他们的手段。

  张苍预感的没有错,扶苏确实有要重用他干点大事的意思。

  不过这个大事,对秦国而言太大了,会遭到很多既得利益者的反对。

  扶苏想看看张苍,他到底有没有这个能力帮助他完成这件事。

  历史上很有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