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04章 君王应有之义(求打赏月票全订_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04章君王应有之义(求打赏月票全订!)

  众人听了,自然都想着凑过来给扶苏道喜。

  扶苏摆摆手,“先等等,诏书未至。”

  信和众人都在一旁陪侍,这换做别人,听到这样的好消息,早就跳起来了,也就太子,年纪这么轻,心态却比谁的都稳。

  是以扶苏身边的人都认定,只要跟着太子,绝对不会遭遇什么祸患。

  在这种视人命如草芥的时代,身为奴隶仆从,能够过上安稳的生活,对他们这些人来说,就是上天最大的恩赐了。

  信从听说太子将被册封为君,到现在都听说了封君的名号,他确信这件事几乎是八九不离十了。

  “太子,您能够做到让大王封您为君侯,可见太子的能力和才华已经得到大王和国中诸多大臣的认可。”

  “太子能够在秦国以太子的身份被大王封君,这难度不亚于登天。可是太子如今做到了。”

  扶苏心里也欣喜万分啊!

  这可是战国末期,能被封君,还是被封为秦国的君,在历史上是没有过的。

  就是眼下,那也是第一人。

  在昌平君、昌文君之后,整个秦国被封为君的人,其数量是零!

  要知道,战国时期盛行的封君制是春秋时期分封卿大夫的继续。“君”本来是是卿大夫的一种新爵号。

  信双手捧揖,“在周礼中,‘君,至尊也。’只有天子、诸侯及卿、大夫这些拥有土地的人才能被称呼为君。”

  “能被人尊称为君,必须要有两个条件,一是据有土地;二是属有臣子。”

  “虽然有这样的规定,可是直到三家分晋之前,在正式名号上卿大夫从没有称“君”的先例。”

  “卿大夫虽然名义上可以称君,但是称号都是‘公’,直到三家分晋以来才出现‘君’号。”

  “楚国自称蛮夷,其‘君’、‘公’之号,几乎是乱用,没有章法可循。”

  “而中原诸国,最早称卿大夫为君的人是卿大夫的家臣称其主为“君”。鲁大夫季氏之家臣称季氏为‘君’,晋史墨称赵简子为‘君’,也称范氏、中行氏为‘君’。”

  “在过去,也从来没有诸侯敢封卿大夫为‘君’,冠以“君”号。”

  “中原最先封臣子以君号者不是诸侯,而是赵襄子。赵襄子,元年未除服,登夏屋,杀了代王。随后赵襄子又代封了他兄弟伯鲁的儿子周为代成君。”

  “伯鲁是先太子。先太子早死,所以才封了其子。”

  “只是太子应该也听出来了。三家分晋之前的君,自然和分晋之后的君全然不同。”

  “当战火蔓延到天下,封君成为越来越普遍的事情。可是成为封君的条件也早就改变了。”

  “其一自然是亲亲受封。苏秦曾经说,‘贵戚父兄,皆可以受封侯。除了因为亲属关系,战国时还有因为名望和色幸而被封君的。”

  “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