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1章 第一辆马拉货车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真捅出去了,燕王也没有权利免别人的职位,还不是自认倒霉。

  身居高位,定然不会轻易露出想法。

  朱高炽摇了摇头。

  这可不行。

  朱棣的本钱本来就薄,在手的就只有三个护卫所,还少了一个怎么成呢。

  难怪靖难之役中,涌出了不少的功臣。

  中护卫和右护卫,为燕王府提供了大量的人才。

  靖难功臣一半来自两卫,另外一半来自北平,辽东,反而是左护卫显得有些不够看。

  是张玉的能力不行吗?

  自然不是,相反,此人的能力非常强,朱棣甚至当众说过,吾倚玉足济大事!张玉才备智勇,论靖难功当第一。

  这就很说明了问题。

  朱棣对其余两卫掌控的深,深知里面的人才,而对左护卫掌控不深,对人才不够了解。

  准确的说。

  因为一开始不信任张玉,所以王府亲卫们的来源,开始多征用其余两卫,减少对左护卫的征用。

  造就了三个护卫所日后巨大的差距。

  朱高炽没有办法告诉朱棣,张玉对燕王府的作用,此人是可以相信的。

  因为张玉上任不到一年,的确和朱棣还没有感情,那就更谈不上忠心了。

  现在还真不知道能不能信任,事情还没有发展到哪一步呢。

  谁知道未来的几年中,朱棣和张玉又有什么交集,让此人归心于朱棣,愿意跟着造反。

  “张玉的事情,儿子想个办法解决。”

  “这件事很严重,你万不能胡来。”朱棣严肃的阻止道。

  三个护卫所是朱棣的基本盘,他当然不会放弃左护卫,但越是看重的事情,越是不能着急。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等有个契机出现,合适的接触张玉,加深了了解后,才好方便行事。

  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

  别看张玉现在明面上对自己恭敬,从来不违逆自己,可朱棣不会轻易的相信。

  只有时间的沉淀,朱棣才认为是可靠的。

  反正左护卫所又跑不了。

  皇帝不急太监急。

  看到朱棣无动于衷,一副稳稳当当慢条斯理的模样,朱高炽恨不得拉着他的耳朵告诉他,他没有几年的时间了。

  先不论随着形势的发展,自己日后如何面对靖难,但是把事情做在前面。

  例如提前加深张玉和燕王府之间的纽带,等于也加强控制了左护卫。

  只此一件事,就能让朱棣在造反初期,增加了三分之一的实力。

  “这件事你不要乱插手。”

  朱棣知道老大不是轻易听话的人,又告诫了一遍。

  燕王府为什么在北平,随着三司的崛起,取代了藩王府的作用,可仍然说话有音?

  因为他牢牢的控制住了三个护卫所。

  这就是掌握了枪杆子。

  唐云和陈贤,包括上一任左护卫的指挥使,都是燕山护卫所的老人,和燕王感情深厚,向来只听燕王的命令,不理会北平都司和北平布政司。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