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9章 以民为本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9章以民为本

  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在精神上有不同的诉求。

  朱高炽自认为自己是个好人。

  犹如古人所言。

  亲贤人,远小人。

  唯才是举的前提下,也需要大量愿意为国付出的人。

  如此方能带领国家走向富强。

  真正的达到朱棣所追求的家给人足、斯民小康、朕方与民同乐的社会形态。

  否则。

  朱高炽认为自己就算留下一个工业国,也只会和西方近代一样,把百姓排除在外。

  在保证靖难之役胜利的前提下,朱高炽要往更高的层面去努力。

  马王宣恍惚之中。

  “前半生精忠报国,保民安危。后半生,理应务本求实,为民谋利。”小贵人刚才说的话,一直环绕在他的耳旁。

  这句铿锵有力的话,仿佛一击重锤,让他呼吸不畅。

  自己有资格吗?

  他想的是自己有没有这个本事,而不是凭什么。

  中国古代,有很多这种人。

  例如军户出身的,“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戚继光。

  例如农户出身的,“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岳飞。

  这些先民的品格,哪怕放在后世的人文环境下,也是闪闪发光的。

  无论是岳家军,还是戚家军。

  在他们的主将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后,仍然为国家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成为国家的长城。

  在形势最为难的时刻,皆战至了最后一人,无人投降。

  说明不光是这些闪光的人,他们也带出了一批高举薪火者,证明了先民可以达到的精神境界的高度。

  朱高炽没有继续向马王宣灌输更多的道理。

  能让马王宣醒悟的,不是他的大道理,而是马王宣本身就具有这种品质。

  他要做的是带头示范。

  光说不做,永远是不行的。

  “你去安排下,过两日咱要去看看。”

  马王宣回过神,眼神中透露出不可思议,虽然明白小王爷的意思,但仍然有些无法相信。

  “你从那批征地百姓的名单中,挑选几户最反对征地的百姓,咱去看看是否如外柜所言,此事已尽善。”

  “喏。”

  马王宣拱手,踩着木托离去。

  朱高炽不知道是否是错觉。

  在马王宣离去的时候,他腿上的木托,敲击车厢地板发出的声音,越发的坚定。

  “咚咚咚。”

  犹如战鼓之声。

  在马王宣的安排下,朱高炽以突袭的形势,来到了良乡。

  随同的有朱能,徐宁,马王宣,工程队的管事们,外柜的管事们。

  人们都穿着统一的服装。

  胸口绣了一只金边燕子的黑色衬褶袍,头戴棕藤编制成的缠棕帽,一行二十余人,打破了乡间的宁静。

  人群中,不少的人满头大汗。

  部分农夫农妇们不明所以,在田地里看着这一行服饰独特,直觉威武的人们。

  村舍的百姓们,也不敢呆在路上,纷纷回到了自个的家中。

  看不到乱跑的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