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3章 朱棣的杀心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3章朱棣的杀心

  世子府光正屋就有二十余间,其余廊坊阁楼不计。

  世子府管事太监,遵照朱高炽的命令,在书房挂上了巨大的舆图,不但有全国的,还有各色省府,卫所舆图。

  挂在半空中的一幅幅舆图下,是分类好的各色典籍往来公文等。

  整个书房,没有多余的摆设。

  朱棣曾经来看过,打量了屋内的布局,随后一言不发的离开,也是最大的态度。

  不久后。

  下令每次王宫藩臣议事时,朱高炽到承运殿观政。

  朱高炽曾经高兴了几日,不过很快发现,真没多大的事情,反而比较枯燥。

  都是遵前例的一些日常事务。

  根据府里老人的说法,随着北平三司的地位提升,藩王府的权利消减,才导致如此。

  北平前朝为直隶中书省。

  洪武元年八月改为北平府,十月属山东行省,二年三月改属北平。三年四月建燕王府。

  此时的燕王府,权力巨大。

  不过已经是过眼云烟。

  朱高炽在书房中,因为坚持锻炼,合理的食谱,身材从中胖降为微胖。

  少年的身影,就显得有些单薄,与宽大的书房有些格格不入。

  少年郎埋首案几。

  案几上满是公文,墙壁上尽是舆图,书架上堆放的都是整编好后的公册。

  这么严肃的气氛,给人一种人小鬼大的错觉。

  但是没有人敢怠慢。

  王府里资历再老的老人,面对大公子,都会摆出恭敬态的态度,没有人倚老卖老。

  根据历史上,明年洪武二十六年的编计人口,全北平境内,八府,三十七州,一百三十六县,总人口在两百六十一万九千五百人。

  这么巨大的人口增幅,除了长期的社会安宁外,还有朱元璋常年大量从人口密集的地区,迁回百姓的原因。

  特别是迁移了不少大户。

  即打破了地主阶级在南方的控制力,也加快恢复了北方的人口。

  例如燕山三护卫,从指挥使到军户,祖籍大部分都是其余省份的籍贯。

  朱高炽考虑的是人口,市场,经济,矿产资源分布等综合因素,思考当下发力的着力点。

  中国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还有少部分散落在华东地区北部。

  朱高炽用笔在舆图上画了一个圈。

  这个圈。

  包含了华北地区中部,南部,北平西郊,中南地区北部的一小块,华东地区北部的一小块。

  可以说这个圈内,垄断了全国七成的煤炭资源。

  至于其余的地区,特别是南方,铁矿资源有,但没有什么丰富的煤炭资源,这是北方的优势。

  那么。

  也可以说,能成为改变靖难之役的力量。

  如果自己能把这个圈内的煤矿资源整合起来,以商业的手段,控制到燕王府手中。

  只这股力量就能毁天灭地。

  但是怎么才能整合呢?

  山西是晋王的地盘,山东的官府力量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