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7章 避开陷阱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7章避开陷阱

  北平城。

  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城中的几处庙会人山人海,特别是踩着高跷的队伍走过的时候,百姓们发出巨大的喧哗声。

  队伍中有穿着戏服,扮着神仙的,有小孩装扮成的金童玉女,有扮演八仙,还有扮演包公的。

  街道两旁,人头耸动。

  社火。

  是这个民族古老的传统,无论是大江南北,都会在这个节日里祭祖,举办社火。

  从先秦时期春祈秋报、悦神庆丰就已经成为民间最重要的民俗活动。

  到了宋朝,经济的繁盛,民间杂神信仰纷纷兴起,社火与庙会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作为一种民间的、活态的、世代承袭的文化形式,一种民族文化载体,社火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是汉人紧密联系的文化枢纽。

  直到前朝被禁止。

  随着明朝建立,汉人的传统开始复兴,恢复的不只是传统,还有北方大地的人口。

  农耕文明,重新焕发在这片祖宗之地上。

  “公子,回去吧,人太多了。”

  人群中,朱能大声的说道。

  朱高炽摇了摇头,没有同意朱能请求。

  一行人从城中逛到城外。

  经过了一处北平城西的蜂窝煤作坊。

  “噼里啪啦。”

  年轻人挑着竹竿,点燃了炮竹,家族的男孩子们蠢蠢欲动,女孩子躲得远远的捂着耳朵。

  哪怕再穷的人家,也会跟女孩子买上漂亮的红头绳。

  普通的百姓,会跟子女们添上新衣裳,留在过年的时候穿,人活一口气,追求美好是本能。

  家中的长辈们在白色的烟雾中,脸上尽是欣慰。

  家族兴旺,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开心的事情。

  桌子摆了三桌,长辈一桌,小辈两桌。

  沉默寡言的老汉,今日脸上满是笑纹,也是每年最大方的时候,桌上的同辈们,恭喜老汉家中的日子越来越好。

  在屋子的一角,新式的蜂窝煤炉燃烧着蜂窝煤,炉口装着水壶,水壶里有冒着蒸汽的热水。

  屋子里的温度,比外面要暖和。

  道路上。

  一辆二轮马车缓缓的经过郊区,朱高炽看着被煤灰染成黑色的房子,明显这处人家是家庭形式的小蜂窝煤作坊。

  地面上有鞭炮燃放后的纸屑和残余。

  宋朝的纸业比世界的总和还要多,才能撑起不少行业的诞生,例如鞭炮行业。

  明朝复兴二十余年,已经有了宋朝的影子。

  几名男孩子,在地面寻找着什么,然后用手里点绕的木香,点燃后立马丢出。

  单个鞭炮的响声中,女孩子们躲在门槛后,掩着嘴笑的满脸开心。有胆大的女孩,甚至从哥哥弟弟们手中要过来,尝试自己燃放。

  “民间祥和之象,小王爷可欢喜?”车厢里的朱能笑道。

  “自然是欢喜的。”

  朱高炽没有隐瞒自己的心思。

  王府从年前热闹到年后,登门等候拜访的人络绎不绝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