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1章 深耕细作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1章深耕细作

  中华重工。

  管理层大会上。

  蒸汽机工厂,焦炭炼制厂,密云铁矿,密云铁厂,工程队,铁道工程队,研发司,蜂窝煤商会。

  近百名管理者,还有外柜的中层以上管理者,以及二十余名武官,有序的落座在会议场之中。

  人们穿着统一的制服,无论工人还是军人,都穿着中华重工的工服,不过军户的左胸前,除了绣着燕子图标,还用了金丝镶边。

  长排的桌面上,有文书房准备的装了茶水的茶缸,提供人们饮用解渴。

  没有人交头接耳,严肃的望着前方,仔细聆听讲话。

  前方的高台。

  高台的下方挖空,形成了地井,声音能通过这口井的共鸣回声不断的进行放大。

  高台两侧旁边各放一个大水缸,起到回声的效果。

  在半封闭的场所,台上的声音传播开来,每个人都能听清楚。

  朱高炽站在演讲台后方,稿子是他自己亲手准备的。

  “要想富,先修路。”

  “只有优越的运输能力,才能保证商品的流通,促进市场的繁荣。”

  “江淮比其余的地区要富裕,商业要发达,诞生了各类的商品,正是其四通八达的水道,为商品的运输提供了便利性。”

  “北平全境今年铁道必须通车,随之而起的,运输成本会低过江淮一带。”

  “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市场的繁荣,我们要增加商品,提升人们的消费水平。”

  “各类的铁器,机器,焦炭,煤炭,蜂窝煤,新式煤炉,通过水塔修建水管,把饮用水通入各家等等。”

  “以及焦炭炼制厂正在摸索的,能提高粮食产量的化肥,可以燃烧的煤油,可以用来防腐的焦油,沥青等。”

  “这些新的商品,打造成了一条产业链,不但提高了社会的生产力,更促进了经济,方便了民生。”

  ……

  “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增加小康之家,增进市场的消费力,形成良性的循环。”

  “而目前的商品并不够,无法把市场的消费力,彻底的激发出来。”

  “中华重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创造的利润,必须用来回报社会,银两不会积存下来,而是全部花出去,促进资本的循环。”

  有的人听得昏昏欲睡,有的人听得眉头紧锁,仔细沉思,有的人听得喜笑颜开。

  周世丰的桌面,有砚台,拿着细毛笔,把小王爷的话中的重点,记录到本子上。

  作为中华重工的舵手,小王爷演讲的内容,他是听得明白的,也看出了其中蕴含的巨大意义。

  中华重工的年利润银子,以现阶段的态势,只进不出,一年近二十万两银子的纯利润。

  全部花出去,代表了什么?

  普通一户之家,年收入在九到十五两银子,二十万两银子,代表了两万户家庭一年的总收入。

  这其中蕴含了巨大的商机,谁看得准跟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