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6章 厂长培养计划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6章厂长培养计划

  西方一千多年前的古罗马,大型建筑修建用的砖,是砖窑生产,石料是采石场及石匠按照柱式规则和建筑师的要求加工的。

  它们之间通过天然火山灰制成的混凝土连接成完整的建筑。

  所以看罗马建筑,可以将其当作预制的砖石部品部件在现场砌筑装配而成的建筑。

  中国多是死火山,无法就地取材,且集中在东北,草原,西域,云南。

  但是中国古代工匠仍然解决了无解的难题。

  秦汉发明的糯米灰浆,到了明代由石灰、黏土、沙子组合,或者泥土、熟石灰和沙的三合土,是优秀的粘合剂。

  为了解决焦炭炼制厂扩大规模生产遇到的瓶颈问题,研发司全力投入到这两项技术的研究中。

  “这就是工厂带来的变化,传统作坊的规模,是永远承担不起的。”朱高炽笑道。

  在新的会议上,朱高炽向管事们灌输效率比金钱重要。

  “路边小食摊,和北平城中酒楼的区别,并且随着规模的增加,差别也会越来越巨大。”

  “时间就是金钱。”

  众管事认可了小王爷的提议。

  最先采取的是钢架技术。

  密云铁厂收到焦炭炼制厂的订单要求,对于新型部件的外部要求和强度要求。

  因为是新的尝试,需要开新的模具,所以报价不低。

  不过财大气粗的焦炭炼制厂并没有拒绝,唯一的要求就是速度,尽快解决生产问题。

  早一日修建好水塔,带来的效益远比付出的费用要划算。

  在朱高炽的办公室。

  火真这位蒙古人,好奇的观望四周。

  “小王爷真是与众不同。”

  “是的,越接触小王爷,他的行为,越能令人感到不可思议。”一旁的李彪惊叹。

  火真坐立不安,忍不住问道,“小王爷叫我们来,你知道是什么事情吗?”

  大明有很多的蒙古人,他们和汉人一样的地位,最后融入大明,成为了大明人。

  例如末代皇帝崇祯亡国时,京城内许多蒙古勋贵与国同休。

  在军中也是如此。

  以汉人人口的体量,以及农耕文明的优越性,带来的包容绝对不是其余群体可比的。

  李彪习惯了火真拗口的官话,摇了摇头,他也不知道。

  “听说你很早就结识了小王爷。”

  “在朱能家里。”李彪回答的很简单。

  “朱能啊。”火真露出羡慕的目光,此人当下可是王府的红人。

  “小王爷。”

  听到外间的声音,两人连忙起身。

  “都坐。”

  朱高炽笑着招呼,径直走到办公桌后,分别看了眼火真和李彪。

  李彪并不在靖难功臣之列,不代表此人没有能力。

  至于火真。

  他在靖难功臣中排名第九。

  “今日请二未来,是想要聘请二位,不知道二位愿不愿意为咱做事。”

  火真和李彪对视一眼,随即起身抱拳。

  “愿为小王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