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2章 两边的差距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2章两边的差距

  燕王府寝宫左侧,是书堂,在前寝宫与书堂之间,有座花厅,在花厅的庭中。

  左边搭建了一处茅亭,两只雪袂玄裳的仙鹤,正在那里刷翎理翩,右边一只大绿瓷缸,满满的清宸,养着一对玉身红眼的小龟,也在那里呷波喽藻。

  朱棣投喂了食物,转身拍了拍手,朱高炽才走上前,解释铁道帮助官府运递公文之事。

  “中华重工的体量,不向官府缴税,其实是不对的。”

  朱高炽的话,令朱棣刮目相看,一脸侧目,并不信任老大会这么大度。

  见到朱棣的神色,朱高炽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

  本想唱个高调,可惜瞒不住朱棣。

  也不装了,直言说道:“缴税给官府,咱不愿意,但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咱是愿意的。”

  向官府缴税,间接给朝廷送钱,加强朝廷的实力,以后朝廷用中华重工的税收来打自己,朱高炽疯了才会这么做。

  “用铁道帮助官府替代部分驿站功能,算是变相的缴税,不过这种方式,等于把税赋花在了北平行省,即获得了好名声,又减轻了百姓们的负担。”

  朱棣很了解自己的长子,直接问道:“你认为百姓服徭役不对?”

  朱高炽摇了摇头。

  “不能说不对,在农业社会环境下,这种方式以最小的代价,推动国家的建设。”

  “不过儿子有更好的方式,自然就要逐渐改变社会模式。”

  朱高炽谨慎的说道。

  “说说看。”朱棣不置可否。

  朱高炽沉吟片刻,整理清自己的思路,今日本来没准备说这些,不过谁让朱棣突然派人来唤他。

  朱棣最近对自己的理论产生了兴趣,想到了什么,立马就会找自己求证。

  可谓进步神速,不过朱高炽并不担心教会了徒弟饿死了老子。

  后世国家的经验,岂是短时间就能让朱棣看明白的。

  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前夕,用了一两百年才完成的市场发醛和市场创造过程,在中国被大大压缩,仅仅用了十年的时间。

  正是因为对乡村经济的大力支持。

  很多国家想要学习西方的经验,在城市集中化生产,大多都失败了,而中国大力支持农村经济,正是因为建立在对农村的重视上。

  在农业人口为主的国家,不先解决农村问题,那么其余所有的问题都是空中楼阁。

  后世从建国起,就重视农村力量,靠着农村的力量,重新统一了国家。

  同样,在工业化过程中,靠着大力支持农村经济,最后有利的支持工业化。

  这就是后世只用了十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市场的原因,两个字,农村。

  “百姓服徭役,虽然让朝廷和地方的开支减少,但其实对经济循环是不利的。”

  “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例如地方上组织民夫修葺道路,道路对运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