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6章 抚恤难题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96章抚恤难题

  技术报第八期。

  “琉璃,琉琳,玻璃等词语,乃至琉璃成为使用最频繁的名字,在唐朝以前,多写为琉离,或作壁流离。”

  “我认为琉璃这个称呼,概念来历不清,应该重新下准确清晰的定义。”

  “含少量玻璃相的圆珠,管珠,带有陶胚或没有陶胚的蜻蜓眼,透明或半透明的壁,剑饰,耳档等。汉朝时,从西域传入的玻璃,也称为琉璃,包括宋代的琉璃瓦。”

  “琉璃的定义太广泛,玻璃属于琉璃,但是琉璃不属于玻璃,所以不能把玻璃称为琉璃。”

  “我认为玻璃和琉璃的仔细划分,可以推广到其余的事物。”

  报纸室。

  十几名工匠,安静的翻阅报纸,看到这篇文章,不少人心中有了启发,打算回去后,尝试着定义一些东西。

  几名护厂队队员,在研发司外巡逻了一圈,朱高炽在研发司,听着人们对火药的研究。

  明朝建立后,火药技术迎来新的发展,到了明中期,民用火药不提,只军用火药品种以及实际配方达九十余种。

  相对于宋元时期,明朝火药分成配置更加合理,火药质量进一步提高,燃烧性和爆炸威力也达到较高的水平。

  “火药是文明的极大进步。”朱高炽鼓励道。

  明初的火药发展才起步,他要鼓励研发司在火药技术上的投入和研究,就算提前发展到明中后期的水平,也是极大的进步。

  工匠们露出憨厚的笑脸,在朱高炽面前,没有人倚老卖老,毕竟小王爷虽然不动手,但是嘴巴可厉害了。

  常常能提供一些思路,让工匠们耳目一新,蒸汽机的原理,就是小王爷提出的。

  “在火药发明前,人类的军事几乎,万变不离其中,皆围绕摸索制造最坚固金属,不仅作为撞击兵器,而且也有制作对撞击兵器的个体防御。”

  “从青铜到精铁的过程中,竹木到铁甲,乃至宋朝火药的成熟,所产生的影响,不是表面所看到的,而是改变了军事的里程。”

  “一种用化学爆炸方式,引领出了全新的军事技术方向,代表了文明的里程碑。”

  火药的运用的意义,有多大呢。

  它等同于后世物理亚原子爆炸,且性质要更新,因为当时人类从未了解任何形式的爆炸。

  “所以火药的技术,咱认为有广阔的空间,终生都研究不完,并且也是最容易出成果的技术之一。”

  工匠们沉思,有些人则被诱惑,打算回头研究下火药。

  去年一年中,工匠们抢着把传统的技术注册为专利,获得奖励以及等级提升。

  今年初,工匠们变化了方向,传统技术尝试改用铁料制作,总之不再像去年那样,随手拿之,开始需要用心研究。

  但是这些行为,研发司给予的认定并不高,只有新的突破,才会有极高的奖励。

  例如最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