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8章 试点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论是哪种模式,真正的“发展政治经济学”问题,是政府应该如何参与,而不是政府是否应该参与的问题。

  哪怕后世的美国和欧洲,政府并没有退出国民经济,但其主要作用发生了变化。

  更注重对收入进行再分配,或者说解决如何瓜分经济蛋糕问题。

  而发展中国家,需要注意的是通过创建市场要素,包括社会秩序、社会信任、基础设施和商业网络等来把蛋糕做大。

  使广大穷人有动力、有机会、有工具、有组织去创造蛋糕。

  因此,越是经济的发展初期,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就越难界定,因为所谓“公共产品”的定义本身在发展初期很难界定。

  比如市场和很多具备“外部性”的交易活动本身就是基本公共产品。

  “那么大明呢。”

  朱高炽喃喃道。

  商人们在外省的胜利,让他疑虑起来,是否继续按步就班,还是调整方向。

  摸着石头过河,朱高炽终于理解了其中的痛苦。

  “大明是什么模式呢。”

  朱高炽拿起笔,思考起大明。

  “大明的模式,朝廷仍然属于传统的控制暴力,和提供社会秩序的工具。”

  “大明犹如发展中国家,缺少消除或克服市场失灵、解决市场缺失,以及市场创造者缺失的工具,和强大社会力量。”

  “大明是高度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

  分析完大明,朱高炽寻找新的方法。

  外面的小黄门,见小王爷在书桌的行为,不敢进来打扰他,书桌旁的茶水,很快就凉了。

  朱高炽拿起抿了一口,见状,小黄门连忙走进来,端着茶壶,为朱高炽换了杯热茶。

  小黄门安静的离开,朱高炽也没有理会。

  刚才想的问题,其实不光是大明的问题,后世许多国家,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仍然无法进入工业国。

  一个统一的国内商品市场、劳动市场和金融市场无法在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中自然产生。

  并不总是由于“榨取性''政府的既得利益,而是因为建立这些市场所面临的巨大的社会协调成本和投资。

  西方国家能顺利进入工业革命,因为西方诞生了庞大的商人阶级,这股力量克服了社会协调成本和投资。

  所以研究西方的工业革命,商人力量是避不开的方向。

  从这方面入手。

  所以很多人得出了一些结论,认为必须放开商人力量,才能进入工业革命。

  真的对吗?

  商人逐利,竞争模式下,工人阶级被剥削,一直到生产力质的飞跃,让工人阶级获得了一定的保证。

  可在这个时代以前,工人阶级是非常痛苦和苦难的。

  所以工人阶级是最强悍的力量,因为同一份苦难,只需要一个口号,工人们就愿意付出生命为之奋斗。

  而在这个时代以后,虽然同样被剥削,可因为生活上有了一定的保障,所以工人们失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