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9章 老大,你想做什么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工业的活跃性。”

  朱高炽把章程双手递交给朱棣,朱棣接过来看了眼,觉得有些不太理解。

  “中华重工当下做的不错,为何突然诞生这种想法,看上去有些画蛇添足。”

  朱棣不了解朱高炽的想法。

  很多事情的做法,朱棣都无法理解,特别是新事物的诞生,他完全没有头绪,想都没有想到过。

  “这可不是小事。”

  朱高炽笑道。

  “咱大明的生产模式,以农户自给自足,自己种植桑麻田,自己织布缝衣。”

  “军户同样如此,卫所自己承担军队开支,不足的由朝廷补足,例如布匹。”

  “在宋朝许多的行业,在咱大明以服役的模式取代,例如城市中的收粪夫,打更人等。”

  “有利有弊,利处是让朝廷付出的成本最少,弊端则是对经济消极。”

  朱棣听得仔细。

  老大的道理,因为说的通透明了,所以常常能说服人,加上他每次的成果,让人无法反对。

  最让朱棣有些暗叹的是,老大每次准备的新事物,提交的章程非常全面。

  全面到无可挑剔的地步,事事都有考虑到,朱棣想到的问题,老大已经提出了解决方法,还有更多朱棣没有想到的问题,老大已经写得明明白白。

  “大明兴立,百废待兴,外部环境恶劣,以农业为主的社会,此策算是良策。”

  “当时商品经济水平低下,国家的商税显得微不足道,并不需要强大的经济支撑。依托的是典型的自然经济,农业经济。这种背景下,与外界贸易可有可无,国内经济完全可支撑国家运转。”

  “现在北平发展工业,取代传统的生产模式,那么解放思想和人口,则是必然之事。”

  朱高炽没有担忧朱棣会反对。

  大明的禁海之策,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的。

  从朱元璋的严,到永乐开放官方贸易,然后嘉靖朝因为倭乱,从军事角度出发重新恢复到严。

  乃至十六世纪西方文明抵达东方,大明又开始松,全面放开海禁,从官方到民间。

  大量西方书籍和技术流入东方,双方开始了文明的交流,官员的主动入教,双方互相翻译书籍,学习军事技术等等。

  但那时候大明已经陷入了人口陷阱,虽然有江淮地区的资本主义萌芽和小市民思想的诞生,但是无法抵消全国巨大的体量。

  换句话说,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需要一种消减人口的手段,例如像西方的黑死病,或者一场大内乱。

  综合历史,面对生产力的进步,永乐选择了违反祖制,开放了官方海禁。

  所以朱高炽不认为朱棣会反对他的经济发展想法。

  “解放思想和人口?”朱棣一时间无法回答,朱高炽的话,让他思路困顿。

  朱高炽笑道:“改变人们旧有的印象,只晓得在土里刨活的观点,让百姓们知道进城打工也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