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59章 什么叫做财大气粗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9章什么叫做财大气粗

  中华重工工人子弟学校。

  尚属于摸索阶段。

  暂定为七级制度,小学四年,中学三年,入学年龄在八岁,毕业年龄在十五岁。

  十五岁毕业后,入中华重工实习一年,在十六岁的时候,由本人决定是否转入军籍。

  因为才创办了一年,学校的教育情况很复杂。

  例如在高年级中,主要是通过吸收认得字的少年,成为高年级的学生,而不是七级制度培育起来的。

  所以高年级的课程也很混乱,既有低年级的内容,也有高年级的内容。

  学生的水平也有很大的差别。

  一句话形容,乱糟糟的。

  在六级教室中。

  黑板上,老师使用工厂提供的粉笔,在黑板上写字。

  “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

  学生们埋头苦思。

  坐在后排的练子宁,已经算了起来,因为练子宁的学识宽广,他知道这道题出自于哪里。

  他认为自己比学校老师的水平还要高。

  作为文人,特别是榜眼,练子宁甚至想要跃跃欲试,亲自上台去讲解。

  正是因为练子宁的坚定,学校开了后门,允许练子宁入学校观摩,当然,这是获得了小王爷允许的。

  老师的水平并不高,直截了当的说,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老师的水平也差别巨大。

  被教室后那明亮眼神刺激的年轻老师,怯弱的主动提出,请练子宁先生上台。

  练子宁接过粉笔,在传道一事上,丝毫不客气,没有一点原来具备的人情世故。

  “这道题目,是求解的一类大衍问题,源于《孙子算经》中的“物不知数”。”

  “宋朝名士秦九韶,在《数书九章》中对此类问题的解法作了很全面的论述,并且称之为大衍求一术。”

  练子宁言之有物,徐徐道来,然后才一边讲解题目,让所有学生的思路清晰。

  比起年轻的老师,练子宁在知识储备上,的确属于碾压的级别,不但对题目的解题方法说的细致,连思路和来历都说的一清二楚。

  教室的学生们,不但了解了解题方法,更是对这种题法有了深刻的认知。

  如果朱高炽在这里,他则会说这是属于现代数论中求解一次同余式方程组问题。

  这套理论,比西方著名数学家高斯建立的同余理论早五百五十四年,被西方称为“中国剩余定理”。

  任意次方程,一次方程组解法,三斜求积术都在数书九章中。

  先民对此类题目的解题方法书写方式,如果按照后世的书写方式,那就是:

  把一个n次多项式f(x)=a[n]x^n+a[n-1]x^(n-1)+L+a[1]x+a[0]改写成如下形式:

  =((a[n]x^(n-2)+a[n-1]x^(n-3)+L+a[2])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