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74章 工人时代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74章工人时代

  技术报

  最新的内容,刊登了朱高炽的文章。

  “从秦汉研究百草,到唐朝时出现的新式农具曲辕犁和筒车,乃至宋朝引进的占城稻在江南推广。”

  “先民的技术成果,让中国农业产量得到永久性的提升,为农业发展打造了有力的基础。”

  “奠定了千年以来的农业格局,在这份基础上,土地上已经诞生了多余的人力。”

  “宋朝高度发达的城市人口,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诞生的。”

  “多出来的人口,继续束缚在土地上,不但不会让土地多出更多的粮食,反而让人均粮食下降,也就是人均生产财富降低。”

  “不改变这个现象,人们会越来越穷困,因为他们能分配到的生产资源会越来越少。”

  “只有发展工业才能解决这个问题,通过把富裕人口吸收到工业之中,有利开发自然资源,促进社会生产力,最终提高社会生产资源。”

  “在社会资源总量提升中,不但保证了人均财富,还会大大增加人们的财富。”

  “土地的产出是有限的,而工业的发展是无限的。”

  “投入工业的人越多,工厂会越规模化,越发成熟化,有利的促进技术的发展。”

  “众多的新技术,会让生产效率提升,成倍增加社会生产资源总量。”

  “这些生产资源总量,需要通过调节分配,让社会中每个人,都分到他该有的生产资源。”

  ……

  这是一篇很高深的理论知识,对当前的大明来说,是很新奇的,加上出自朱高炽之手,引发了许多人的兴趣。

  如果没有现实参照物,那么理论只是理论,没有下层支持,会显得很空洞。

  但是朱高炽已经创办了中华重工,打造了中华重工体系。

  那么结合中华重工的现象来印证这篇理论,就能让人们清晰的解释,为什么北平的百姓越来越富。

  在朱高炽的文章下,还有几篇来自调研司的数据,采集于北平各地农村。

  田亩产量,一户人家理论上可以种植的田亩数,以及这些田亩数可以生产多少粮食。

  在北方夏麦秋粟,还有种植水稻等农作物,在南方水稻为主,豆料为辅。

  南方的亩产年产量要高于北方。

  各地的实际情况都有不同,北方有的地方是一亩全年产量在两石头,南方有的地方一亩全年产量是三四五石不等。

  要知道,哪怕十四纪的英国,亩产量也才九十七斤,而汉朝的亩产量就已经远远超过英国。

  朱高炽发表了工业发展重要性的理论,能获得多少人的支持,他不得而知。

  现在的他,奉朱棣之命,第一次亲自带领军队,虽然规模不大,可毕竟是首次。

  为了保障朱高炽此行的顺利,更不容许失败,朱棣精挑细选,任命唐云为朱高炽保驾护航。

  从燕山三护卫中,挑选出了三千精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