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0章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些部落争夺草场失败,要么被吸收,要么被打散,或者迁移其余的地区。

  草原上不光是生产资料贫瘠,竞争也远远大于中原。

  “勃林帖木儿。”

  “哈刺兀海。”

  看着名单上的两个名字,朱高炽对调研司的工作给予了肯定,这两人正是此次事件的主角。

  元廷旗号消亡。

  也预示草原上没有了完整的秩序。

  这两人的部落不算很大,但是他们用威逼利诱的手段,拉拢了不少人。

  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就会形成一股不可小觑的势力。

  不过朱高炽并没有放在心上。

  哪怕是历史中的朱棣,也轻易的解决了这两人,更何况现在的朱棣,他所能调动的资源,早已变化了不知多少倍。

  “你们这份报告很及时,我会奖励你们。”朱高炽夸奖道。

  “是属下本分。”

  “标下职责所在。”

  几人纷纷回应。

  他们的想法,和朱高炽根本不一样。

  王礼的事情解决了,但是中华重工使用的手段,引起了许多人的警惕。

  在原来的时候。

  地方上的话语权是被乡绅所掌控的。

  现在中华重工借助更大规模的舆论,让王礼毫无还手之力,虽然不代表中华重工取代了传统舆论权。

  但是通过这件事证明,在传统的舆论权上,出现了一种更密集,更高效,更直接的话语权手段。

  朱高炽从来没有怀疑大明的聪明人。

  这些人没见过所以不懂,但是见到了,必然就能认知到。

  古人言:三人行,必有我师!

  在清朝以前,中国社会是不抗拒对外来文化的吸收。

  唐朝的景教规模达到了巅峰。

  后来因为阿拉伯地区,近东地区和西方的宗教战争,让东西方中断了接触。

  宋朝也是包含万象,国内有许多外国人。

  到了明朝中期。

  西方人绕过了中部地区,通过大海抵达到东方,明中期的官员们,发现了一些好的技术。

  这些好的技术,在明中期已经开始被吸收。

  具体实物以鸟铳,佛郎机等为代表,是明中期在西方技术上制作出来的武器。

  还有不少的书籍,以及官员学习西方的一些知识。

  当然,文明交流是相互的,西方也获得了很多好处,无论是财富或者技术上。

  所以朱高炽不奇怪有官员要仿造北平模式,准备在应天府推广。

  也很肯定。

  中华重工这次露出的“獠牙”,会被许多聪明人敏锐的发现,并引起他们的重视。

  朱高炽不想惹麻烦,准确的形容,是不愿意生出不必要的事,平白耽搁了精力。

  所以眼前的这份细致报告,可以告诉朝廷,大宁的确有大规模敌人出现,需要真正派大军了。

  既然动兵,就绕不过朱棣。

  等朱棣统帅大军北上,许多事自然就不再重要,要为军事让步。

  朱高炽放下了手中的报告。

  他这次的出行,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